风风雨雨总无端,半夜晴光半夜寒。
天道岂因今日异,人情原在此中看。
当歌易散梁尘绕,过雨难教火树乾。
客去共愁红袖湿,鸡声长倚玉阑干。

这首诗出自元代诗人萨都刺的《元夜》。以下是对其逐句的详细解析:

风风雨雨总无端,半夜晴光半夜寒。

注释:

  1. 风风雨雨: 形容天气多变,不规律。
  2. 总无端: 总是如此,没有原因或解释。
  3. 半夜晴光: 在半夜时分出现明亮的天气现象。
  4. 半夜寒: 表示天气突然变冷。

赏析:
此句表达了作者在元夜时遭遇的天气变化,从晴朗到突然变冷,这种变化让整个夜晚都显得异常。

天道岂因今日异,人情原在此中看。

注释:

  1. 天道: 自然界的法则或规律。
  2. 岂因今日异: 难道是因为今天不同而有所改变?
  3. 人情原在此中看: 人的情感和行为是在这种自然法则中的体现,也就是说,人的喜怒哀乐都是自然的反映。

赏析: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自然变化的深刻理解,认为自然界的规律是不可变的,而人类的情感和行为也是基于这些规律之上的。

当歌易散梁尘绕,过雨难教火树乾。

注释:

  1. 当歌易散: 指歌声容易消散。
  2. 梁尘绕: 形容歌声飘荡在空中。
  3. 火树乾: 描述经过雨水后,原本干燥的树木变得湿润,好像树上挂满了燃烧的火树。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雨后的美景,歌声和火焰似乎都被雨水洗涤得更加纯净或生动。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展现了雨天带来的美丽与宁静。

客去共愁红袖湿,鸡声长倚玉阑干。

注释:

  1. 客去: 指客人离开。
  2. 红袖湿: 形容客人离去后,女主人的衣服被雨水打湿。
  3. 鸡声长倚玉阑干: 描述女主人站在栏杆旁,长时间地聆听着鸡啼声。

赏析:
此句反映了诗人对离别场景的描写,以及主人翁对客人离去的深深怀念。同时,鸡鸣声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离别与重逢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对元夜风风雨雨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感慨。诗人通过对天气变化的描绘,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以及对人间情感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