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高阁倚新秋,一片秋心共水流。
踪迹渐知同落叶,生涯犹似任虚舟。
月临野渡渔歌起,烟宿寒墟猎网收。
未得竹林寻二阮,却令中散亦生愁。
诗句释义与译文
海天高阁倚新秋
“海天”指天空和大海,这里可能是指一个广阔的视野或者辽阔的景色。“高阁”指的是高处的建筑或亭台楼阁,通常用来比喻高远的理想或者境界。“倚”是靠着、依傍的意思。整句诗描述的是一个人站在高处,望着广阔的海天,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一片秋心共水流
“一片秋心”表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共水流”意味着这种心境与自然界的流水相融合,没有界限,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以及他与自然界的深深联系。
踪迹渐知同落叶
“踪迹”指的是行走的痕迹或者生活的轨迹。“同落叶”指的是与飘零的叶子一样,随时间而变化,不再固定。这句话反映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他似乎已经习惯了漂泊不定的生活,就像落叶随风飘落,没有固定的归宿。
生涯犹似任虚舟
“生涯”是指一个人的一生或者生活状态。“任虚舟”指的是任由风浪起伏的小船,没有固定的目的地。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态度,他似乎已经看透了人生的无常,不再追求固定的目标或者结果。
月临野渡渔歌起
“月临野渡”指的是月亮出现在郊外的渡口,给人一种宁静、平和的感觉。“渔歌起”指的是渔民们开始唱起歌来。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象,月光下,渔民们开始了他们的劳作,伴随着歌声。
烟宿寒墟猎网收
“烟宿”指的是在烟雾中休息。“寒墟”指的是寒冷的墓地或者废墟。“猎网收”指的是猎人收起捕鸟的网。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夜晚,猎人结束了一天的狩猎活动,回到了他的家中。
未得竹林寻二阮
“竹林”指的是古代文人墨客常去的地方,象征着文化气息和雅致环境。“二阮”可能指的是两个人的名字,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者仰慕的对象。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渴望。
却令中散亦生愁
“中散”指的是东汉时期的文学家祢衡,以才华出众而著称。在这里,“中散”可能是指作者自己。“亦生愁”指的是也感到忧郁或烦恼。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实现心中所愿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身的忧郁情绪。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漂泊、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对于人际关系的渴望和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也反映了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整体来看,这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值得反复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