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南窗槛可凭,石楼吟断一须冰。
烟迷阁道山三面,水照帘波月两层。
绣被雪痕翻冷塔,碧纱花蕊落寒灯。
疏钟不醒人间梦,去问西湖寺里僧。
寓叶锦衣沁园偶成的四首诗是明朝何巩道的作品,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诗句:为爱南窗槛可凭,石楼吟断一须冰。
- 解释:因为喜欢南窗栏杆的可依靠之处,所以吟咏到了石楼上的冰块融化的情景。
- 诗句:烟迷阁道山三面,水照帘波月两层。
- 解释:烟雾迷蒙地笼罩着阁道,仿佛山峦环绕,水波荡漾的帘幕反射着月光,呈现出两重美景。
- 诗句:绣被雪痕翻冷塔,碧纱花蕊落寒灯。
- 解释:绣被上覆盖着雪的痕迹,翻动后露出了冷清的塔影;而碧纱花蕊落在了寒夜里的灯火旁。
- 诗句:疏钟不醒人间梦,去问西湖寺里僧。
- 解释:稀疏的钟声无法唤醒世间的梦,不如去询问那西湖边的寺庙中的僧人。
接下来将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何巩道的这首《寓叶锦衣沁园偶成四首》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交织的七言律诗。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将山水、云雾、雪痕等自然元素与自己的情感体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超然。
诗中“为爱南窗槛可凭,石楼吟断一须冰”这两句,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南窗栏边,诗人得以凭借栏杆眺望远方,而吟咏到石楼上的冰块融化,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关注和感慨。这里的“吟断”二字,传达出了诗人在自然美景面前的陶醉和沉醉。
“烟迷阁道山三面,水照帘波月两层”这两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山水间的景致。烟雾弥漫的阁道仿佛山峦环绕,水波荡漾的帘幕反射着月光,呈现出两重美景。这样的描写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又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深邃。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也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绣被雪痕翻冷塔,碧纱花蕊落寒灯”这两句,诗人以更加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物。绣被上的雪痕翻动后,露出了冷青的塔影;而碧纱花蕊落在了寒夜里的灯火旁,这些细节的描写都让整首诗显得更加生动和富有画面感。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细节的热爱和关注。
“疏钟不醒人间梦,去问西湖寺里僧”这两句,诗人以一种超脱的心态来面对现实。稀疏的钟声无法唤醒世间的梦,不如去询问那西湖边的寺庙中的僧人。这里的“去问”二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一种超然态度和追求内心宁静的决心。他选择远离尘世喧嚣,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这种超然的态度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对自我价值的认同和追求。
何巩道的《寓叶锦衣沁园偶成四首》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哲理的散文诗。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将自然之美与心灵之境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和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是文学艺术作品的珍品,更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入探讨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