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怀中夜起,凉月正当帘。
展卷情俱懒,焚香手自拈。
云疏桂影落,风劲竹声添。
幽意无人解,披衣自绕檐。

诗句释义与赏析:

秋夜雨后月色太佳中夜起坐漫成二律

  1. 有怀中夜起:意味着在深夜醒来,感觉到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房间。
  2. 凉月正当帘:描绘了一幅清冷的月色透过窗帘的景象,给人以宁静和清新的感觉。
  3. 展卷情俱懒:表达了作者对阅读的热情减退,可能是因为夜晚的寒冷或是内心有所感触。
  4. 云疏桂影落:形容夜晚时分,云层稀薄,月亮清晰可见,桂花的影子映在地上。
  5. 风劲竹声添:描述风吹动竹林,发出沙沙的响声,增添了夜的幽静和生动。
  6. 幽意无人解: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孤独感或哲思,似乎只有作者自己能理解这份寂静和深远的情感。
  7. 披衣自绕檐:最终作者决定起身披上外衣,环绕着屋檐走动,可能是在沉思或是寻求心灵的慰藉。

译文:
在一个秋夜的雨后,月光明亮地照射入帘,我被这美景从睡眠中唤醒。虽然心情懒散,但我还是展开书卷沉浸在其中;点燃香炉,手不自觉地捻弄香灰。稀疏的云彩使得桂花影子落在地面上,一阵微风拂过,带来竹林的声音更加清晰。在这幽深而安静的环境中,我感到有些寂寞和不解,于是我披上外衣,独自在屋内踱步,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情表达,展现了一个秋夜中,诗人因美景而起的内心活动和感受。开头两句通过对月光和窗帘的描述营造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氛围;接着,诗人表达了对书籍的兴趣和对月光的喜爱,但同时也透露出由于夜深人静而感到的孤寂。第三句“展卷情俱懒”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因为疲倦和困倦而难以提起读书的兴趣。随后,诗人转而描写自然景象,如云和竹声,这些元素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界美的敏感和欣赏。最后两句“幽意无人解”和“披衣自绕檐”展示了诗人对这种孤独感的无奈和寻求自我安慰的行为。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在特定时刻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