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月,盈盈上宫阙。始看东岭吐灵辉,渐见中天流景烨。
寂寞三秋望河汉,迢遥万里亘晴空。长衢绮陌三千户,大道青楼十二重。
澹云疏皎皎,红蕊漾溶溶。澹云红蕊中宵湿,尽借月华生彩色。
卢龙塞外玉为砂,鳷鹊鹳头金作翼。杨柳笼烟万缕寒,芙蓉濯露千茎出。
飞盖西园夜夜招,开尊北海年年客。年年夜夜美遨游,绝胜清光在九秋。
微茫锦渚烟初散,澰滟金塘波乱流。鹤笙未过缑山驭,凤管先吹弄玉楼。
吴女临风歌白纻,燕姬隔岸奏箜篌。别有深宫深似海,长年长照孤轮在。
葳蕤空自锁春风,玉辇何由望光采。沟畔虚劳红叶题,长门误托黄金贿。
千年灵药姮娥奔,七夕明河织女待。银蟾捣练影成空,乌鹊填桥云散彩。
人间天上两茫茫,秋月秋风总断肠。谁家思妇能安寝,若个征人不望乡。
《明月篇》逐句释义与赏析
- 长安月,盈盈上宫阙:
- 长安月:长安,古称,今指中国首都北京。这里的“月”特指月亮,象征光明和美丽。
- 盈盈:形容月亮明亮、圆润。
- 上宫阙:宫阙,古代帝王所居宫殿,这里指长安城的最高建筑群,象征着权力和尊严。
- 始看东岭吐灵辉,渐见中天流景烨:
- 始看:开始看到。
- 吐灵辉:形容东岭的山光水色如同神灵般神奇。
- 渐见:逐渐发现。
- 中天:天空正中央。
- 流景烨:流动的光辉,烨,意为光亮强烈。
- 寂寞三秋望河汉,迢遥万里亘晴空:
- 寂寞:孤独,无人陪伴。
- 望河汉:仰望天河,象征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 迢遥:遥远,长距离。
- 万里:形容距离远,广阔无垠。
- 亘晴空:横亘在晴朗的天空中。
- 长衢绮陌三千户,大道青楼十二重:
- 长衢:宽阔的道路。
- 绮陌:美丽的街道。
- 三千户:形容数量多,户数众多。
- 大道:宽广的道路。
- 青楼:古代供人娱乐的地方,也指妓院。
- 十二重:形容建筑或结构多层重叠,这里比喻繁华热闹。
- 澹云疏皎皎,红蕊漾溶溶:
- 澹云:淡云,轻飘的云彩。
- 疏皎皎:形容云彩稀疏明亮。
- 红蕊漾溶溶:形容花朵盛开,色彩鲜艳。
- 此句描绘了一幅淡雅而美丽的自然景象。
- 澹云红蕊中宵湿,尽借月华生彩色:
- 澹云:淡云,轻飘飘的云彩。
- 红蕊:红色的花朵。
- 中宵湿:夜晚时分。
- 尽:全部,彻底。
- 借月华生彩色:利用月光的照射使花更显色彩。此处表达了一种浪漫而诗意的想象。
- 卢龙塞外玉为砂,鳷鹊鹳头金作翼:
- 卢龙塞外:古代边境地带之一,以出产玉石闻名。
- 玉为砂:形容玉石如砂粒一般细腻。
- 鳷鹊鹳头金作翼:鳷鹊和鹳鸟头部装饰有金色的翅膀。
- 此句通过对比和描绘,展现了边疆地区的壮丽景色及其独特文化。
- 杨柳笼烟万缕寒,芙蓉濯露千茎出:
- 杨柳笼烟:柳树枝条缠绕着烟雾,形成朦胧的画面。
- 濯露:洗涤露水。
- 千茎出:形容芙蓉(荷花)从水中冒出。
- 此句描绘了春天的美景,既有清新的气息也有生机勃勃的景象。
- 飞盖西园夜夜招,开尊北海年年客:
- 飞盖:代指贵族马车或车骑。
- 西园:古代园林名,此处指贵族私家园林。
- 夜夜招:晚上多次邀请。
- 北海:古代北海地区,常泛指北方或朝廷。
- 年年客:每年都有客人来访。
- 年年夜夜美遨游,绝胜清光在九秋:
- 年年夜夜:除夕之夜,一年中最隆重的时刻。
- 美遨游:尽情地游玩。
- 绝胜:比得上。
- 九秋:秋天的九月。通常秋季被视为收获的季节,这里强调新年新气象的美好。
- 此句通过对比新旧时光,表达了对新年美好生活的期望和赞美。
- 微茫锦帐雨初散,澱滟金塘乱波明:
- 微茫:模糊不清。
- 锦帐:精美的帷幕。
- 澱滟金塘:波光粼粼的水面。
- 乱:混乱,不整齐。
- 这句话描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场景,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界美景的喜爱与感慨。
- 鹤笙未过霓裳后,鸾管先吹弄玉楼:
- 鹤笙未过霓裳后:形容音乐声未响起霓裳曲之前就先有其他乐器演奏。
- 鸾管:传说中的凤鸟鸣叫声。
- 弄玉楼:传说中的仙女居住的楼阁。
- 这两句诗通过对音乐与传说的结合,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无法抗拒的渴望和赞叹。
- 清光犹是旧时月,银蟾吐曜照江渚:
- 银蟾:月亮的美称,常用来形容月亮像银子一样洁白晶莹。
- 耀照江渚:照耀着江中的景物。
- 这句诗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月亮依旧明亮如旧的美丽画面。
这些诗句共同构成了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歌,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还表达了对人生、时间和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