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里松阴秀郁回,石幢宝刹入云开。
山从何处分身至,溪自当年洗耳来。
嶂雨长迷隋后塔,梵声□落谢儿台。
惭予朝夕登过饱,不及延清作赋才。

灵隐寺

九里松阴秀郁回,石幢宝刹入云开。

山从何处分身至,溪自当年洗耳来。

嶂雨长迷隋后塔,梵声□落谢儿台。

惭予朝夕登过饱,不及延清作赋才。

注释:

  • 九里松阴:指灵隐寺周围种满了苍劲的松树,形成一片幽深的树林。
  • 石幢宝刹:指的是灵隐寺内的建筑和雕像,都显得庄严而华丽。
  • 山从何处分身至:意指山峦仿佛是从某个地方突然出现,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 溪自当年洗耳来:这里的“溪”指的是西湖,它曾经是古人用来洗耳的地方。
  • 嶂雨长迷隋后塔:这里的“嶂”指的是山峰,而“隋后塔”则是指隋朝之后的塔。
  • 梵声□落谢儿台:这里的“□”指的是佛教寺庙中的钟声,而“谢儿台”则是一种古乐,与佛教音乐相结合。
  • 惭予朝夕登过饱:意指自己因为过于贪心,每天不断地攀登这座山,以至于感到有些惭愧。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灵隐寺的诗。诗人通过描绘灵隐寺周围的景色,表达了他对这片山林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