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笠于徐策杖扶,潇然堪作雁山图。
七十七峰□绝处,难说西来一字无。
诗句:
- 瓢笠于徐策杖扶,潇然堪作雁山图。
- 七十七峰绝处,难说西来一字无。
译文:
- 拿着瓢笠在徐地策杖扶着,潇洒的风姿可以当作雁荡山的风景画。
- 雁荡山上有七十七座山峰,那些绝顶之处难以用一个字来形容它的美丽。
赏析:
- 此诗描写了雁荡山的独特风光,通过“瓢笠”与“徐策杖扶”等形象描绘出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于雁荡山风景的赞叹之情,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视角和艺术才华。
瓢笠于徐策杖扶,潇然堪作雁山图。
七十七峰□绝处,难说西来一字无。
诗句:
译文: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能力。解答时,要通晓全诗大意,抓住关键诗句分析。“望里平林高复低,征车兀兀走长堤”的意思是远远望去,那些树木高低参差,征夫驾车缓缓地行走在长堤上。”望里平林高复低,征车兀兀走长堤“是说远望那树林高低不同,征人驾车缓缓行于长堤之上。“杨花似欲留人住,乱向东风裹马蹄”的意思是杨花像有意挽留行人留住一样飘落下来,乱随风势裹着马蹄。这一句写杨柳依依,杨花纷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名为《高邮道中》。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第1句:“浓淡云容顷刻非” 注释: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天空中的云彩变化无常,一会儿浓密,一会儿稀薄。 赏析:这一句开篇即描绘了高邮道中的天气多变,为下文描述沿途风景做铺垫。 第2句:“雨丝丝里日光微” 注释: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细雨之中,太阳的光芒显得微弱。 赏析:这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雨中的景色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审题和把握诗歌内容,结合题目要求,理解诗意,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诗歌的情感、主旨以及作者表达的情感等。此诗首联两句写诗人与友人的交往,二人志趣相投,情谊深厚;次联借月夜钟声来渲染友人之死给诗人带来的巨大悲痛;第三联回忆与友人的交往,抒发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尾联写诗人因友人之死而心灰意懒,不知自己能否像蓬草一样随风漂泊,最终归去。
诗句输出:春雨何太恶,轰雷更助嗔。 译文注释赏析:春天的雨水来得如此猛烈,仿佛在发怒,伴随着雷声,更加让人感到不安。雨水打湿了台阶,形成了一尺多深的水坑,让蕉叶在来年的春天能够长得更加旺盛。然而,鸟儿因为雨水而无法歌唱,龙也被雨水的气息所困扰,似乎与周围的环境有些不协调。邻家的海棠树被雨水冲刷得更加鲜艳,就像曾经的杨贵妃一样,成为了人们谈论的焦点。 春雨的描写生动形象
【注释】 卷舌:舌头卷曲的样子。 唾:吐。 扬裾蹴塔巅:形容登上高塔。扬裾,展开衣裙的意思。蹴(cù),用脚踩住或跳上。塔巅,指塔顶。 云争生客坐:指白云在天边争相飘动,好像在争夺客人的座位。 日隔下方烟:太阳从云下穿过,形成一片阴影,好像把下方的烟挡住了。 问水来何远:问水从哪里流来这么远。 乘潮不辨天:乘着海潮,看不到天的尽头。 孤城千百户,广野一蜗蜒:形容城池虽然小,但周围有广阔的田野
小病 其二 桐影日如钱,经行倦亦眠。 病奇心自识,医宦古无传。 小饮生红晕,微吟坠粉莲。 闲书犹懒读,说鬼气萧然。 注释: 1. 桐影日如钱:梧桐树的影子在太阳下像铜钱一样。比喻阳光强烈,照射在树木上形成斑驳的影子。 2. 经行倦亦眠:经过长时间的行走,感到疲倦就睡着了。形容身体疲惫。 3. 病奇心自识:由于身体不适,产生了对疾病的敏感和认识。 4. 医宦古无传
诗句逐句释义 1. 错趾高于顶,千盘入寺幽。 - 解释:形容山峰错落有致,仿佛高至云端。 - 赏析:此句描绘了方山寺的雄伟壮丽,山峰错落有致,给人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 2. 潭腥疑有物,树古且当休。 - 解释:水潭中散发出腥味,树龄久远,似乎已到了尽头。 - 赏析:此句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水潭中散发出的腥味,让人联想到古老的树木,它们见证了岁月的流逝,似乎已经到了生命的尽头。 3
注释: 到云影院自此下甚险:从云影院到这里非常危险。 小院标云影,云来影若何:小院子里有云的影子,云过来时影子是什么样子? 老杉晴日少,危□□苔多:古老的杉树在晴朗的阳光下显得很少,但危峭的岩石上的苔藓却很多。 入谷石摩腹,逢崖弟唤哥:进入山谷时石头摩擦着我的腹部,遇到山崖时弟弟呼唤我哥哥。 奇情因险夺,不暇问金鹅:由于这里的风景奇特,所以我没有时间去询问金鹅。 赏析:
诗句原文: 归思适当秋,秋霖压马头。 译文: 我思念故乡的心情正合适在秋天,秋天的雨霖压得我马头沉重。 注释: 1. 归思适当秋:指作者思念故乡的心情非常强烈,恰好在秋季。 2. 秋霖:秋天的细雨。 3. 压:使…感到重量。 4. 马头:马的头部。 5. 闷添三日坐:因思念而郁闷,连续三天坐在那里无法入睡。 6. 凉赠一程游:凉爽的空气让人感觉像是得到了一段旅程的奖赏。 7. 寒灶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理解与掌握能力,涉及的内容丰富,包括诗歌的意象、作者的情感以及写作背景等。考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注意积累一些常见的表达技巧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以小见大等。本题中,“梦也连宵见”意思是我梦见赵文度已经连着几个通宵了。“何期叹逝川”意为:没想到竟然感叹时光的流逝。这两句是第一联,写诗人梦中与赵文度相见,又感叹时光的流逝。“浮生悭六十,纸力定三千”意思是:人生短暂如纸
【注释】 题行脚卷:题写行脚僧的行卷。行脚僧,即游方僧,指云水行脚僧人。一瓢一钵:指僧人随身携带的食具。千山万山两衲子,一瓢一钵云水长。意思是说:我与两个和尚同住千山万山,吃着一瓢一钵的食物,云水飘荡。寄与丰干莫饶舌,我自看山到石梁。意思是说:请将此诗寄给我的好友丰干禅师,不要多言。我自己独自去观赏青山秀水,直到石梁寺。 【赏析】 这是一首赠答之作,作者以“千山万山两衲子,一瓢一钵云水长”起兴
注释:晚叶如早晨的雨,蓼花仿佛喝醉后的醉翁。那怎么能在这夜晚,又听到一声鸿雁哀鸣呢?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晚叶似朝雨”,以拟人手法,把叶子比作早晨的细雨,生动地描绘了晚秋树叶飘落的情景。次句“蓼花如醉翁”,则通过比喻,将蓼花比作醉翁欧阳修,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好友离别的不舍之情。最后两句,诗人以反问的语气,表达了对朋友在异地他乡的思念之情。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注释: 疏林落复落,黄叶深更深。 稀疏的树林落叶不断,黄色的树叶在秋天显得更加深沉。 楚客当年意,风流直至今。 当年的楚客有高洁的情怀,他的气质一直延续至今。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日山居景色的诗,诗人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秋日山林的萧瑟、清冷,以及楚客的高洁情怀。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 一派烟霞出墨池,人言君作不声诗。 云林别字名迂叟,摩诘前身是画师。 诗句注释: - 一派: 整个场景的描绘。 - 烟霞: 形容景色如烟似霞,色彩斑斓。 - 出墨池: 用墨汁在水池中作画,象征艺术创作。 - 人言: 人们议论。 - 君: 对方自称,表示谦虚。 - 作: 创作。 - 不声诗: 指诗歌含蓄、内敛,不张扬。 - 云林: 指自然风景中的云雾和山林。 - 别字: 别称或别义。 -
【解析】 这是一首咏古抒怀的七言绝句。“平桥”,即桥平,有平坦、平稳的意思。“曲曲水汤汤”是说桥下流淌着的溪水,曲折蜿蜒,波光粼粼,像一条长长的绸带。此句写水。“撼绿奇蓝映翠行”是说桥下流动的水,把两岸的绿树和奇丽的山峦映照得绿波荡漾,五彩斑斓,如画似锦,令人赏心悦目。此句写景。第三句“犹记当年种桐树”,“犹”字是追忆的语气;“种桐树”指种植梧桐树。梧桐树,又叫凤凰木,夏季叶茂花繁
【注释】 辛夷:木兰树,一种落叶乔木。 □:同“漫”,漫衍、弥漫。 漱水:漱口的水。 微香:淡淡的清香。 过瀑梁:经过瀑布桥。 【译文】 万朵木兰花盛开在石床上,弥漫着幽幽的香气。我曾在十年里做泉水声的宾客,如今又轻易地流过了瀑布桥。 【赏析】 此诗为诗人晚年的作品。诗人早年曾为泉声所动,隐居泉边,过着闲适的生活。后来因年老体衰,便离开了泉边,来到这听泉亭上,面对潺潺的清泉,不禁百感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