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洞开仙馆,丹梯轶世氛。
天书馀鸟篆,云笈护龙文。
灵境萧台近,空歌下界闻。
俗人如可避,不必问桃源。

【注释】

  1. 玉洞:指仙洞。
  2. 丹梯:指仙人的云梯,即仙境中的阶梯。轶(yi)世氛:避开尘世的烦忧。
  3. 天书:传说中黄帝时有神龙下降,授以《河图》,即天书。鸟篆:指用鸟形图案刻写的文字。
  4. 云笈:指道家经典《云笈七签》,又称《云笈七笺》。龙文:指龙的形象和文字。
  5. 萧台: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6. 空歌:指仙界中的音乐。下界:尘世。
  7. 桃源:传说中的理想境界,在今湖南省西南一带。
    【赏析】
    《登天华观》一诗是作者游览天华观时所创作的。天华观原址在今天的湖南桃源县北,为道教宫观。此诗描绘了天华观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超凡脱俗、追求仙境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玉洞开仙馆,丹梯轶世氛”,描绘了天华观的神秘与美丽。玉洞象征着仙境,开仙馆意味着这里是一个充满神仙气息的地方。丹梯则是仙境中的阶梯,轶世氛则表示这里远离尘世的烦恼。这里的“丹梯”可能指的是通往仙境的道路或阶梯,而“轶世氛”则表示这里远离尘世的纷扰。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天华观的美丽景色,为后文的主题奠定了基调。
    颔联“天书余鸟篆,云笈护龙文”,进一步描绘了天华观的神秘与庄严。天书是指传说中的黄帝时的神龙所授之《河图》。鸟篆是古代一种用鸟形图案刻写文字的方法,此处可能指的是用鸟形图案刻写的天书。云笈是指道家经典《云笈七签》。龙文则指龙的形象和文字,可能是天华观中的一种装饰物。这两句诗通过描述天华观中的神秘物品,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颈联“灵境萧台近,空歌下界闻”,进一步描绘了天华观的环境。灵境指的是仙境,萧台可能是天华观中的一个景点或建筑。空歌则暗示着这里有一种超然脱俗的氛围。下界是指尘世,这里可能指的是天华观所在的世界与尘世之间的界限。这两句诗通过描述天华观内外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于超然脱俗生活的向往。
    尾联“俗人如可避,不必问桃源”,表达了诗人的一种人生哲学观念。桃源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个理想境界,据说那里的人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在这里,诗人提出了一种观点,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够找到像天华观这样的地方,那么他就可以避开尘世的纷扰,过上一种超然脱俗的生活。这里的“桃源”并不是指一个具体的地名,而是比喻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这首诗通过描绘天华观的美丽景色和仙境般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超凡脱俗、追求仙境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诗人还提出了一种人生哲学观念,认为一个人只要找到了像天华观这样的理想之地,就能够过上一种超然脱俗的生活。这种思想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