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穷经处,柴门野水滨。
俗人那可到,往哲自相亲。
道在宁论命,家空不叹贫。
幽栖如可遂,迟子结南邻。

诗句释义

1 刘子穷经处:这里指的是刘某在一处偏僻的住所,他致力于研究经典和学问。“穷经”是古代对深入探究各种经典文献的学习过程的一种描述,强调其深度与广泛性。

  1. 柴门野水滨:描绘出一个宁静的野外场景,刘氏的居所位于靠近河边的简陋木栅栏门前。这里的“柴门”可能指的是用木材制成的简易大门,而“野水滨”则暗示着一种远离喧嚣、接近自然的状态。
  2. 俗人那可到:此句表达的意思是那些追求世俗成功与名声的人是无法进入这个清静之所的。这里的“俗人”指那些追求物质享受和社会地位的人,他们通常不重视或不理解刘子所追求的内在价值。
  3. 往哲自相亲:表明历史上那些伟大的思想家或者贤者,都与刘子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往哲”指的是过去的贤能之士,“自相亲”则意味着刘子与这些历史人物之间存在着一种精神上的共鸣和理解。
  4. 道在宁论命,家空不叹贫:这两句反映了刘子对于命运和财富的不同看法。他认为真正的智慧不在于讨论命运如何安排,也不在于对贫困的生活感到绝望或抱怨。他强调的是内心的平静和对知识的不懈追求。
  5. 幽栖如可遂:这里的“幽栖”指的是隐居的生活,即远离尘嚣、寻求精神安宁的生活方式。“如可遂”表示如果可能的话,刘子愿意过上这样的生活。
  6. 迟子结南邻:这句话表达了刘子对于与志同道合之人建立友谊的愿望。“迟子”是对年轻人或后辈的尊称,“结南邻”则意味着希望与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居住在南边的邻居,共同追求学问和道德的高尚境界。

译文

刘子穷经处,柴门野水滨。
俗人那可到,往哲自相亲。
道在宁论命,家空不叹贫。
幽栖如可遂,迟子结南邻。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道德和人际关系的看法。诗人通过对刘子居所的描述,展现了其对知识的尊重和对学问的追求。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庸俗之人的不屑和对真正学者的亲近。此外,诗中还体现了诗人对内在修养的重视以及对精神生活的向往,这种追求不仅局限于个人,还扩展到了与他人的精神交流和友谊的建立上。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