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车从扰扰,窗户自幽幽。
药径人踪绝,苔阶鹤迹留。
平生双短屐,浮世一虚舟。
即此堪栖隐,何须物外游。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全诗共四句。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
第一句:“轩车从扰扰,窗户自幽幽。”
解释:形容陈道士处静轩的轩车(指代车辆)在喧闹中穿梭,而轩窗(指代窗户)则显得幽深宁静。
注释:轩车,古代贵族出行时用的豪华车子。扰扰,形容喧闹嘈杂。幽幽,形容安静深远。
第二句:“药径人踪绝,苔阶鹤迹留。”
解释:描述了一处被药草覆盖的小径,人烟稀少,只有苔藓覆盖的台阶上留下了鹤的足迹。
注释:药径,由药材覆盖的道路。人踪绝,形容行人稀少。苔阶,由苔藓覆盖的台阶。鹤迹留,形容鹤留下的脚印。
第三句:“平生双短屐,浮世一虚舟。”
解释:表达了自己一生追求简朴的生活态度,如同穿着双短屐的人行走在浮华世界中。
注释:短屐,指简单的木鞋。浮世,指世间纷扰的世界。一虚舟,指像一只漂浮在水面上的小舟,比喻人生短暂且虚幻。
第四句:“即此堪栖隐,何须物外游。”
解释:认为这里就可以满足隐居的需求,何必再去寻求物质世界的外游呢?
注释:栖隐,指隐居生活。物外游,指超越世俗的游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轩车与静轩、喧嚣的世界与宁静的环境,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通过描绘轩车在寂静中的突兀、药径的幽深以及苔阶的宁静,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同时,通过描述药径、苔阶和鹤迹,诗人传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就已经可以满足隐居的需求,无需再去追求外在的游历。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王维作为“诗佛”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