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屦归田日,山林养病时。
缶无陶令粟,笈有杜陵诗。
蒲柳身空老,松筠性不移。
何由重会面,相与话襟期。
寄南昌沈大尹
归田之日,山林养病之期。
缶中无陶渊明的米,但有杜陵(杜甫)的诗。
蒲柳已空,身老体衰,松筠不移,性不改操。
何日能重聚?相与话襟期。
注解:
- 杖屦归田日:拄着拐杖,带着鞋子回到田野的日子。指回归田园生活的开始。
- 山林养病时:在山林中修养身体的时候。
- 缶中无陶令粟:缶是一种陶器,陶渊明是东晋诗人,曾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太守。这里的“缶”是指陶渊明种的谷子。
- 笈有杜陵诗:笈(ji j),古代书籍的竹简或木片。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唐朝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圣”,其诗歌以真实感人著称。这里的“杜陵”指的是杜甫的诗作。
- 蒲柳身空老:蒲柳,即芦苇和柳树,常用来比喻人衰老。
- 松筠性不移:松筠,松树和竹子。这里用来比喻人的坚韧不屈的品质。
- 何由重会面:怎样才能再次相见。
- 相与话襟期:相互倾诉心志,共同规划未来。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沈大尹的思念之情。首句“杖屦归田日”描绘了回归田园生活的宁静景象,第二句“山林养病时”则表达了隐居山林、修养身心的愿望。接下来的句子通过对比陶渊明与杜甫的生活状态,赞美了他们各自的高尚品质。最后两句表达了与友人共商大计、畅谈未来的愿景。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作者高洁的人格魅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