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日惟枯坐,衡门掩薜萝。
自缘知已少,谩道识人多。
往事心徒赤,浮生鬓已皤。
久思餐杞菊,作赋续东坡。

注释:

终日惟枯坐,衡门掩薜萝。——形容自己整天枯坐着,用衡门比喻隐居生活,掩蔽在薜萝之中。

自缘知已少,谩道识人多。——由于知己太少,所以不能虚心求教于人,而只能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知人善任能力很强。

往事心徒赤,浮生鬓已皤。——回想过去的事情,心中充满了遗憾和后悔;感叹自己的一生,已经变得苍老憔悴。

久思餐杞菊,作赋续东坡。——长时间地思考着如何用杞菊来养生,想要效仿苏东坡的作品风格,写出一篇佳作。

赏析:

《寄南昌沈大尹》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的追求。

首联“终日惟枯坐,衡门掩薜萝。”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状态。整首诗都在表达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感觉。他整日枯坐,没有朋友可以交谈,只有衡门和薜萝作为他的陪伴。这两句诗通过简单的景物描绘,传达出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孤独。

颔联“自缘知已少,谩道识人多。”是杜甫对人生的一种反思。他认为,由于自己的知已(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朋友)太少,所以不能虚心求教于人。他只能自以为是,认为他的识人之明很高明。这里的“知已”和“识人”都指朋友和人际关系。

颈联“往事心徒赤,浮生鬓已皤。”则是对过去的一种追忆和对未来的一种担忧。回想起过去的一些事情,他的心中充满了遗憾和后悔。同时,他也感叹自己的一生已经变得苍老憔悴。

尾联“久思餐杞菊,作赋续东坡。”表达了作者对于养生和创作的态度。他想要借助枸杞和菊花来养生,希望能够像苏东坡那样写出优秀的作品。这里的“作赋”是指写作,而“东坡”则是指苏东坡,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著称于世。

这首诗通过杜甫对自己的生活状态、人际关系和创作态度的描述,展现了他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观念。它既反映了作者对于孤独和寂寞的感受,也体现了他对于生活和创作的执着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