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溪不减浣溪名,竹径柴门事事清。
只与渔樵长混迹,自缘轩冕久忘情。
夕阳晒翅鸬鹚饱,秋水浮滩舴艋轻。
肯使身名入城府,沧浪日日濯尘缨。
【解析】
此诗为隐居东溪的诗人,以“东溪”代称自己的居所或隐地。开头两句,写其环境之优美、雅洁。“竹径柴门”,点出隐居之所是幽静的环境。“事事清”,指这里一切皆如常、井然有序,没有繁杂的世俗之事。
“只与渔樵长混迹”,写自己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渔人、樵夫都是普通百姓,他们过着平淡的日子,没有过多的追求,也就不会受到世俗的侵扰,能够过上一种恬淡的生活。
“自缘轩冕久忘情”,“轩冕”指官位,作者在仕途得意时,曾身居高官显位,如今却远离了官场,忘却了那些荣华富贵,专心致志于归隐生活。“忘情”,即忘却世俗名利的欲望。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喜爱,表现了他高尚的人格。
“夕阳晒翅鸬鹚饱”,“鸬鹚”即水鸟的一种,形似鹅,羽毛灰褐色,嘴尖,尾长。“晒翅”、“饱”,形容鸬鹚在水中游弋捕食的情景。“沧浪”指广阔的江河湖海,这里泛指大自然。作者通过鸬鹚捕鱼这一场景,表达了自己闲适安逸的生活状态。
“秋水浮滩舴艋轻”,“沧浪”既指大自然又指广阔的江海,这里兼而有之,写出了秋水的波光粼粼、清澈透明,同时也暗含着诗人内心的宁静、平和。“舴艋”,小船,泛指小舟。“轻”,轻盈、轻便。“沧浪日日濯尘缨”,这里的“濯”是洗涤的意思,“尘缨”指被红尘世俗沾染的冠带、衣襟等物。“沧浪日日濯尘缨”,意思是说,诗人每天都要到江水中去洗一洗自己被世俗污染的帽子、衣服。这句诗表现出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漠。
【答案】
东溪不减浣溪名,竹径柴门事事清。
只与渔樵长混迹,自缘轩冕久忘情。
夕阳晒翅鸬鹚饱,秋水浮滩舴艋轻。
肯使身名入城府,沧浪日日濯尘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