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冠不遣世相知,明月清风每自怡。
山水半生资雅趣,江湖几度滞归期。
白云长伴苏门啸,宿草空馀薤露悲。
何限丘园栖遁者,谁人身后有铭碑。
诗句释义:
- 弹冠不遣世相知,明月清风每自怡
- 弹冠: 指整理官服准备出仕。此处比喻人因应世事而改变本心。
- 世相知: 世间的交往与了解。
- 明月清风: 常用来比喻高洁的品格或美好的环境。
- 自怡: 自我安慰或愉悦。
- 山水半生资雅趣,江湖几度滞归期
- 山水半生: 形容人生经历丰富,与自然有深厚的联系。
- 资雅趣: 培养高雅的兴趣或品味。
- 江湖: 通常用来形容人生的漂泊不定,这里指代社会或世界的变迁。
- 滞归期: 延迟或错过归家的时间,可能因外界因素而未能如愿归乡。
- 白云长伴苏门啸,宿草空馀薤露悲
- 苏门: 指孔子的门徒,此处象征高尚的学问或品德。
- 宿草: 已故之人的坟墓上堆积的草。
- 薤露: 一种古时的丧礼音乐,常用于哀悼死者。
- 何限丘园栖遁者,谁人身后有铭碑
- 丘园栖遁者: 在山间小园隐居的人。
- 身后有铭碑: 死后留下纪念或赞美之词。
译文:
弹冠不欲被世人理解,月明风清时刻让人心生欢喜。
半生与山水为伴,享受其中雅致乐趣;江湖波涛中多次迷失归期。
白云常伴苏门吟啸,但逝者坟前只有悲伤的薤露之音。
有多少人像我们一样在丘园中隐居?又有谁能在我们身后留下不朽的铭文?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名利看淡、追求自然和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诗中的“弹冠”和“明月清风”等意象,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无常和历史留名深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