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外轻风拂面来,春忙半是杜鹃催。
多般野菜参差老,几样林花接续开。
竹为近阶难迸笋,松因临水易生苔。
追思往日嬉游伴,聚散如云倍可哀。
晚春郊游的七首诗
柳树外面轻轻的风拂面而来,春天忙碌的时候多半是杜鹃催促。
各种野菜参差不齐地生长着,几种树木相继开花开放。
竹子因为靠近台阶难以长出新笋,松树因为临水容易生苔藓。
追思往日嬉戏玩伴,聚散如云更加令人悲哀。
柳外轻风拂面来,春忙半是杜鹃催。
多般野菜参差老,几样林花接续开。
竹为近阶难迸笋,松因临水易生苔。
追思往日嬉游伴,聚散如云倍可哀。
晚春郊游的七首诗
柳树外面轻轻的风拂面而来,春天忙碌的时候多半是杜鹃催促。
各种野菜参差不齐地生长着,几种树木相继开花开放。
竹子因为靠近台阶难以长出新笋,松树因为临水容易生苔藓。
追思往日嬉戏玩伴,聚散如云更加令人悲哀。
【注释】 太庙:皇帝的宗庙。孟秋:农历七月,为一年之孟月,即秋季之始。斋宿:指在斋室住宿,斋室亦称清斋或斋房。陆员外:即诗人的朋友陆羽,字鸿渐,号茶山人,唐代著名茶学家、文学家,著有《茶经》,对我国茶叶生产和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赏析】 此诗描写了作者在太庙孟秋时节斋宿的所见所感。首联“槐露滴新秋,斋房夜色幽。”描绘了秋天的夜晚,清凉的槐露滴落在新的秋日里,斋房的夜色也变得十分幽静
诗句解释: 候馆促离杯,愁颜且强开。 - 候馆: 古代驿舍,用于官员或使节住宿的地方。 - 促离杯: 急忙离开酒杯。 - 愁颜: 形容脸上带着忧愁的表情。 - 且强开: 尽管有忧虑,但仍然试图勉强振作起来。 砌蛩惊露泣,巢燕避秋回。 - 砌: 指的是房前的台阶。 - 蛩: 蟋蟀,古人常以之象征孤寂与凄凉。 - 惊露泣: 被露水惊醒,感到悲伤而流泪。 - 巢燕避秋回:
【解析】 此为送别之作。首句“行李归期促”,点明友人归期的迫切,而自己则因旅途艰险,滞留他乡;次句“山川去路遥”,说明路途遥远,行旅艰难;第三句“疾风狂入夜,淫雨晦连朝”描绘了一幅狂风暴雨交加的景象,表现了旅途中风雨的恶劣和环境的艰难。后四句,写舟中所见之景,帆逐孤飞鸟、江通逆上潮。“帆逐孤飞鸟”“逆上潮”写出了诗人在途中所见的景色。“凭将栖遁意,乡国寄渔樵”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君家簪绂裔,群从玉连枝。 游子龙头贵,中郎燕颔姿。 双尊论久别,千里慰遐思。 六一遗风在,怀哉百世师。 注释: - 君家:指对方的家。簪绂:古代官员的头饰。裔:后代,子孙。 - 群从:指同辈或亲属。玉连枝:比喻家族成员关系密切。 - 游子:诗人自称。龙头:形容地位尊贵。中郎:指诗人自己。燕颔:形容相貌英俊。 - 双尊:指两位朋友。论:谈论。久别:长时间分别。 - 千里:形容距离遥远。慰:安慰
喜张进士叔豫见宿旅舍 穷巷寂无邻,青灯共故人。 远声霜下磬,孤影客边身。 露冷蛩相吊,庭寒月自亲。 殷勤一瓢酒,更与话酸辛。 注释: 1. 喜张进士叔豫见宿旅舍:高兴地迎接张进士(张叔豫)到旅馆住宿。 2. 穷巷寂无邻:在偏僻的小巷里,没有邻居。 3. 青灯共故人:用一盏青色的灯光照亮,与老朋友一起度过。 4. 远声霜下磬,孤影客边身:远处传来的声音像是霜打的磬石,我独自一人在异乡漂泊。 5.
【注释】 寂:寂静。历:经历。容:居所。台署:官府,指翰林院或官署。清漏:指古代计时器漏壶的水滴,这里指漏壶中的水滴滴答的声音。流云:飘浮的云。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彭太常(永年公)的官署内斋宿时的所见所感。首联“寂历容台署,高吟逸兴生”,写诗人在彭太常的官署中寂然独处,吟咏出幽高飘逸的诗兴。颔联“泉香春井溢,钟断夜堂扃”,描写了诗人在官署中听到泉水叮咚之声,闻到春日的香气。同时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栩栩戏晴光: - "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 "戏":玩耍,嬉戏 - "晴光":阳光明媚的光芒 - 这句话描述蝴蝶在晴朗的天气下自由地飞舞。 2. 留连媚露香: - "留连":留恋,不愿意离开 - "媚":美丽 - "露":早晨的露水 - 这句诗描绘了蝴蝶在露水中留下的美丽身影。 3. 舞随花片白: - "舞随":随着舞蹈的动作 - "花片白":花朵上白色的花瓣
谢赐西洋布 异缕何纤细,轻盈玉雪紑。 鲛宫初织罢,海国远输来。 捧拜荣恩赐,纫缝称体裁。 微躯增照耀,被服愧非才。 译文: 收到赏赐的西洋布料, 这布料的质地多么纤细, 如同白玉般洁白无瑕。 这是从遥远的海岛上织成的。 恭敬地跪拜接受这份恩赐, 仔细地缝制,与这布料的质地相称。 我身体显得更加光彩照人, 然而这布料的制作却并非我所能胜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感谢诗
碧峰寺慎公房 碧嶂屏风秀,清流束带圆。 烟霞醒醉梦,钟梵寤僧禅。 乱叶当人落,孤云引鹤还。 声闻如可契,应此息尘缘。 注释与赏析: - 碧峰寺慎公房:指的是位于碧峰山上的慎公住所,可能是一座佛寺或者修行场所。 - 碧嶂屏风秀:形容碧峰山如同一幅精美的屏风,其中山峰如同画中之景,美丽而壮观。 - 清流束带圆:比喻清澈的山泉如同被束带环绕的圆形物体,给人以美感和宁静。 - 烟霞醒醉梦
【解析】 此诗作于作者任太常寺丞时期。首句点明时间,二、三句写斋宿之景,四、五句抒发情怀,六、七句抒发感慨,末联表达愿望。全诗以“斋宿”为线索,通过写斋宿之景和诗人的情思,来抒写自己对仕途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之情。 【答案】 ①竹静风停后,瓶香茗熟时。②竹静风止,瓶中茶已泡好;人静夜深,灯也熄了,只有鹤在啼叫。③颇爱良宵静,翻嫌白日迟。④良宵:美好的夜晚。⑤翻嫌:很讨厌。⑥年年此斋宿,载诵我将诗
《晚春郊外七首》是明朝著名诗人李昌祺的一首五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诗句解读: - “春云春雾朝朝雨”:描述了每天清晨都伴随着春雨的景象,春云和春雾使得天空看起来更加湿润。 - “烟垄烟畬处处泥”:描绘了农田被雨水打湿后的景象,泥土被雨水冲刷得更加细腻。 - “随水落花千片去”:随着水流带走了许多花瓣,形成了一片片的落英缤纷。 - “隔林好鸟一双啼”
辛亥年七月廿日晚,我出了汴城南门。 高大的槐树和细长的柳条在傍晚时分开始感到凉意,绿蔓青蒿密密地覆盖着墙壁。 菶菶瓜藤长满了蔓,新收割的黍米还未上摊。 耳边传来阵阵蛩吟声,空中飞过几只雁群排成“人”字形。 衰老疲惫到连享福的官位都不屑于辞去,买牛回家去,种下山庄。 注释: 1. 辛亥:指清朝宣统三年。 2. 汴城:今河南开封。 3. 高槐(huáng huái):高大的槐树。 4. 细柳
云溪清趣卷, 层层片片舒还卷, 漾漾溶溶长复消。 湿挂松梢晴讶雪, 晓漫沙际暖生潮。 注释: 1. 云溪清趣卷:指云溪的美丽景色如一卷展开的画卷,充满了清新的韵味。 2. 层层片片:形容云溪的山石、树木等自然景观层次分明,形态各异。 3. 漾漾溶溶:形容云溪水波荡漾,清澈透明,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4. 长复消:表示云溪的水波时涨时落,变化无常。 5. 孤飞出岫为霖早:形容云溪中的鸟儿独自飞翔
这首诗是晚春郊外即景之作。诗人在诗中描写了初春的景色,抒发了伤春之情。 首句“九十光阴大半空”,意思是说时光飞逝,转眼间已经是初春时节了。这里的“九旬”是一个夸张的说法,用来形容时间过得很快。接着,诗人写到“减衣时候又相逢”,意思是说在这个季节里,人们纷纷减少衣服,以适应天气的变化。这里,“相逢”一词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 第二句“柳浓偏妒罗裙绿”,描绘了春天里的柳树和女子的情景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全诗通过对晚春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诗人的情意。“楝花将绽艻花稀”是第一句,写楝树花开,花事渐近尾声;“蒲笋初生竹笋肥”二句是第二句,写新笋出土,嫩绿可爱。“山鸟唤晴相对语,园蜂趁暖作群飞”两句,写鸟儿和蜂儿在春天里欢快地活动。第三句用典,“羞将艳蕊簪乌帽”暗含诗人对官场生涯的无奈,“笑指垂杨妒绿衣”,写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写牧童们放牛归来,他们齐唱短笛之音
《晚春郊外七首》是明朝诗人李昌祺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晚春时节郊外的美丽画面。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与赏析: 1. 青鞋布袜踏斜阳: - 青鞋布袜:描述了穿着朴素的鞋子和袜子,强调了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 - 踏斜阳:表达了诗人在斜阳下行走的情景,夕阳映照下的景色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诗意:通过描述穿着和行走的场景,表达了一种随性而自然的生活态度。 2. 枳壳山樊扑鼻香: - 枳壳山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