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髻螺鬟耸晚凉,层巅暑退似经霜。
金梯近倚丹霞影,玉洞长含紫雾香。
解夏林僧归寺早,趁晴樵叟入山忙。
松巢拟结高高顶,静阅人间海与桑。

和秋景韵二十首

秋风

黛髻螺鬟耸晚凉,层巅暑退似经霜。

金梯近倚丹霞影,玉洞长含紫雾香。

解夏林僧归寺早,趁晴樵叟入山忙。

松巢拟结高高顶,静阅人间海与桑。

翻译:

和秋景韵二十首(节选)

秋风

黛色的头发像螺一样盘绕在头上,晚风吹过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山顶上的温度似乎已经降得和霜一样冷了。

金梯靠在红色的山崖边,仿佛可以闻到山崖中丹霞的香味,洞穴深处常常弥漫着紫色的雾气。

解夏的僧人早早地回到了寺庙,趁着晴朗的天气,勤劳的樵夫也急忙进入了山林。

想要在最高的树梢筑巢,静静的观察这个世界,就像是看海和桑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秋日山峦、云雾、树木等元素交织在一起的画面。诗中的“黛髻螺鬟耸晚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女子的发髻,仿佛是山间的一抹青黛之色,而“层巅暑退似经霜”则表达了山顶温度的变化,让人感觉到秋天的寒冷。

“金梯近倚丹霞影,玉洞长含紫雾香。”这里,金梯和丹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金梯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如同金色的阶梯。而丹霞则是一种红褐色的岩石,它的颜色如同火焰一样炽热。这两句诗通过对颜色和光影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色彩斑斓和神秘感。

“解夏林僧归寺早,趁晴樵叟入山忙。”这里的“解夏”可能表示夏天已经过去,而“趁晴”则意味着趁着晴朗的日子。林中的僧人早早地回到寺庙,而勤劳的樵夫也忙着进入山林。这句诗描绘了人们在秋季的不同活动,展现了人们忙碌而又充满期待的生活态度。

最后一句“松巢拟结高高顶,静阅人间海与桑”,诗人想象自己能够在最高的树梢筑巢,静静地观察整个世界。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它也寓意着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观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展现了秋天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