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竿萧洒墨淋漓,师法东淮顾定之。
却忆紫薇堂后坐,翠阴摇曳午晴时。
注释:
两竿竹笔直挺拔,笔锋挥洒自如墨迹淋漓。我模仿东淮的顾定之。
我还记得在紫薇堂后坐着,绿树荫影摇曳,阳光斜洒时的感觉。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一幅竹林风景图,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现了竹子的特点和诗人的感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第一句“两竿萧洒墨淋漓”,形容竹子笔直挺拔,笔锋挥洒自如,墨迹淋漓。其中“萧”是直的意思,“洒”则是泼洒的意思,形容竹子笔直且笔触自然,墨色淋漓,形象生动。
第二句“师法东淮顾定之”,意思是说诗人学习东淮的顾定之,这里的“师法”可以理解为模仿或学习,顾定之是中国古代的一位著名画家,擅长山水画,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学习他的画法。同时,“师法”也暗示了诗人对绘画技巧的追求和探索。
第三句“却忆紫薇堂后坐”,回忆在紫薇堂后坐着的情景,紫薇堂是古代的一种建筑形式,这里用来象征诗人心中的某种情感或意境。而“坐”则暗示了诗人在此地静下心来欣赏自然之美、品味诗意生活的状态。
第四句“翠阴摇曳午晴时”,描述的是中午时分阳光透过树叶洒下的光影,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这里的“翠阴”指的是翠绿的树叶遮挡着阳光形成的影子,“摇曳”则形容这种影子随风轻轻摆动的样子,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林的自然美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以及他内心的感受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