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龄及中岁,有子生六年。
疾痛母心惴,寒饥我怀煎。
鞠育爱虽切,薰陶教宜先。
数日近方解,诵诗未能全。
赋龄亦何短,夭阏辄弃捐。
触目恨山积,沾衣泪河悬。
世泽惧斯斩,书香赖谁传。
嗣续人所重,念之增惕然。
修已安义命,昊穹谅无偏。
明丧笑商鄙,情钟惭衍贤。
螟蛉信么么,在物亦堪怜。
【注释】
- 中岁:指中年,四十岁。
- 疾痛母心惴:疾病的痛苦使母亲心里忧虑不安。
- 寒饥我怀煎:饥饿寒冷使我心情焦急。
- 鞠育爱:抚养教育之情。
- 薰陶:熏陶、感染,这里指教育和培育。
- 数日近方解:孩子病了几天才痊愈。
- 诵诗未能全:孩子读古诗只能读到一半。
- 赋龄亦何短:孩子的生命也是短暂的。
- 夭阏:夭折。
- 触目恨山积:眼前的景象令人悲痛如山堆积。
- 沾衣泪河悬(yán):泪水像河里的水一样流淌不止。
- 世泽惧斯斩:担心家族的声望会因此而断绝。
- 书香赖谁传:希望有贤人能够传承家族的学识与文化。
- 嗣续人所重:继承人和后代是人们所看重的。
- 念之增惕然:因此我更加感到担忧。
- 修己安义命,昊穹谅无偏:修养自己遵循天命,苍天自然公道不偏。
- 明丧笑商鄙:明智的人不会嘲笑商纣王。
- 情钟惭衍贤:内心深感惭愧因为衍圣公是贤人。
- 螟蛉信么么:比喻无知的孩子。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五十四岁时,是一首悼亡诗。诗人在《哭子》一诗中,追忆了儿子出生六年来的成长过程。他回忆儿子出生到六岁的成长历程,表现了对年幼孩子的深深怀念。诗人用“疾痛”一词,表现了对孩子病苦的关心;用“寒饥”一词,表现出对孩子饥寒交迫的忧虑。而“鞠育爱”“薰陶教”则是对儿子的爱和教育。诗人还表达了对孩子未来命运的担忧,担心孩子因病夭折,担心家族的声誉会因此而消失。最后,诗人以“修己安义命”结尾,表明自己要遵循天命,保持正直。全诗感情真挚,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对孩子深深的爱和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