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无外无中边,无起无灭无斜偏。
阎浮众生泡影然,聚散倏忽非牢坚。
业风播荡苦海掀,流转沉溺畴能援。
大雄世尊兴悯怜,慈悲为棹波心船。
拯拔群类出盖缠,伊谁奉命司化权。
三六开士相蝉联,涅槃不入住大千。
人人变幻神通全,导迷诱昧息妄缘。
白云枯木空岩前,蒲团宴坐禅宗禅。
金环杖锡树杪悬,有时罗斋入九渊。
珠宫贝阙长周旋,摩竭迎送惟擎拳。
有时松下谈真诠,猿听虎侍纷后先。
袈裟半着袒右肩,有时赤脚临奔川。
所乘之筏汀芦编,万顷径度轻翩翩。
我曾梦访石桥仙,宾头卢与论三玄。
若餐沆瀣饮醴泉,百花茶香亲手煎。
钵盂水满腾蜿蜒,觉来一室空云烟。
只今回首知几年,虚名羁绊世事牵。
也知维摩疾未痊,螺山上人绝荤膻。
持画请施罗汉篇,展图谛视峰峦巅。
诗句:
佛法无外无中边,无起无灭无斜偏。
注释:佛法没有内外之分,也没有开始和结束。它既不是偏向于某种形式或观点的,也不是固定的不变的。阎浮众生泡影然,聚散倏忽非牢坚。
注释:在这个大千世界,众生如同泡沫一般飘渺不定。他们的聚合和分离都是瞬息万变,无法保持长久的稳定和坚固。业风播荡苦海掀,流转沉溺畴能援。
注释:业力(罪恶)之风在大海中翻滚激荡。人们被卷入苦海之中,寻求解脱却无法找到出路。大雄世尊兴悯怜,慈悲为棹波心船。
注释:伟大的佛陀(释迦牟尼佛)怀着怜悯之心,以慈悲为船,渡过众生心中的波涛之海。拯拔群类出盖缠,伊谁奉命司化权。
注释:佛陀拯救了众多众生,摆脱了他们的痛苦与束缚。谁能奉命执掌教化的权力呢?三六开士相蝉联,涅槃不入住大千。
注释:三位六位菩萨相继出现,但他们并不进入大千世界的永恒轮回之中。人人变幻神通全,导迷诱昧息妄缘。
注释:每个人都能够展现出神通广大的能力,引导迷失的人摆脱愚昧和诱惑,熄灭妄想的根苗。白云枯木空岩前,蒲团宴坐禅宗禅。
注释:在白云和枯木构成的空旷山岩之前,人们可以盘腿坐下,进行禅宗的修炼。金环杖锡树杪悬,有时罗斋入九渊。
注释:僧人手持金色的念珠(金环),以及悬挂在树枝上的锡杖(杖锡),有时还会进行深奥的修行,深入九幽深渊。珠宫贝阙长周旋,摩竭迎送惟擎拳。
注释:华丽的宫殿和珍宝装饰的宫殿常常出现在诗人的想象中,而僧人则用双手擎起经书作为迎接客人的礼物。有时松下谈真诠,猿听虎侍纷后先。
注释:有时在松树下谈论真理,猿猴和老虎等动物在一旁聆听,它们似乎都在争先恐后地想要表达自己的意见。袈裟半着袒右肩,有时赤脚临奔川。
注释:僧侣们穿着半裸的袈裟,袒露右肩,有时甚至赤脚行走在湍急的河流之上。所乘之筏汀芦编,万顷径度轻翩翩。
注释:乘坐着简陋的竹筏,穿越万顷的芦苇丛,在水中轻盈地航行。我曾梦访石桥仙,宾头卢与论三玄。
注释:曾经梦见一位仙人住在石桥上,宾头卢(即宾头卢国王)与他讨论了关于道、德、仁三个玄学的问题。若餐沆瀣饮醴泉,百花茶香亲手煎。
注释:如果品尝到了沆瀣(一种古代传说中的美酒)和醴泉(甘甜的水),那么亲自动手煎制百花茶的香气也会变得迷人。钵盂水满腾蜿蜒,觉来一室空云烟。
注释:钵盂里的水满了,水波荡漾,仿佛是一条蜿蜒的龙。醒来时,整个屋子都空荡荡的,只有云雾缭绕的景象。只今回首知几年,虚名羁绊世事牵。
注释:现在回想起来,已经过去了许多年。名声和名誉成为了束缚我追求真理和自由的力量。也知维摩疾未痊,螺山上人绝荤膻。
注释:我知道我的病还没有痊愈,但我已经断绝了荤食,追求素食主义的生活方式。持画请施罗汉篇,展图谛视峰峦巅。
注释:拿着一幅描绘罗汉的画作,仔细地审视着山峰的顶峰。
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宗教色彩的诗。通过对佛教教义的深刻阐释,诗人表达了对人生、宇宙和道德的理解。诗中运用了许多佛教词汇和概念,如“佛法”、“业风”、“涅槃”、“菩提”等,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宗教氛围。诗人通过对佛教教义的解读,表达了对生命、宇宙和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