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春曙战尘收,骢马当年说壮游。
冰解滹沱胡骑去,草青沙漠塞鸿留。
单于台下无耕耒,苏武城头有戍楼。
归卧沧洲聊极目,庙堂筹策为云州。
【注释】
雁门春曙:指春天的晨曦,拂晓时分。
骢马当年:指从前骑马出游的日子。骢(cōng)是青白色的马。
冰解滹沱:指滹沱河解冻,河水变清,胡人骑兵退去。滹沱河在今河北省境内。
草青沙漠:指草木返青,沙漠变绿。
单于台下:指汉代匈奴单于宫殿所在之地。
苏武城头:指苏武牧羊的地方,即今天的苏武山、苏武亭。
庙堂筹策:指朝廷商议军事的策略。
云州:指云中郡,位于今山西省北部。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被贬为江宁丞时所作,反映了作者对朝政的忧虑之情。全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首句“雁门春曙战尘收”,描绘了春天清晨的景象,战争的尘埃已经被清理干净。这一句以静衬动,通过对比战前的喧嚣与现在的安宁,表达了作者对于和平的渴望。
次句“骢马当年说壮游”,回忆了过去骑马出游的日子,那时的自己意气风发,充满了豪情壮志。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和平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
第三句“冰解滹沱胡骑去”,描述了滹沱河解冻的情景,胡人骑兵已经离开了这个地方。这里的“胡骑”指的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军队,他们的撤退象征着战争的结束和和平的到来。
第四句“草青沙漠塞鸿留”,描绘了沙漠上的草原变绿的情景,塞上的鸿雁还在停留。这句诗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第五句“单于台下无耕耒”,指出单于台所在的地区已经不再有耕种的痕迹。这句诗暗示了战争的影响以及和平带来的变化。
第六句“苏武城头有戍楼”,提到了苏武城头的戍楼依然坚固地矗立在那里,象征着坚守和忠诚。
末句“归卧沧洲聊极目”,表达了作者回到家乡后,只能躺在床上望着远处的风景,心情难以平静。这里的“沧洲”指的是广阔的湖面或河流,寓意着宽广的视野和深邃的情感。
整首诗以景寓情,以情写意,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同时,诗歌也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思考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