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桃秋叶落风寒,叶落风寒鼻亦酸。
阆苑云空仙梦断,瑶池月落酒杯乾。
韶华已付随流水,好合何期隔远峦。
恼杀春花长不住,蟠桃秋叶落风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木哀十首·蟠桃秋叶落风寒》。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蟠桃秋叶落风寒,叶落风寒鼻亦酸。”
译文:秋天的蟠桃树上叶子落下,寒风袭来,鼻子也感到酸楚。
关键词:蟠桃、秋叶、寒风、酸楚
注释:这里的“蟠桃”指的是一种传说中的长寿果树,秋天时它的叶子会飘落,象征着衰老或生命的结束。“秋叶落风寒”描述了落叶的景象以及随之而来的寒冷感,而“鼻亦酸”则传达了这种感受给作者带来的情感体验。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个萧瑟的秋天景象,通过“秋叶落风寒”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气氛,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在秋风中感受到的生命无常之感。

第二句:“阆苑云空仙梦断,瑶池月落酒杯乾。”
译文:阆苑中的仙境已经空无一人,仙人的梦境也随之破灭;瑶池上的月亮已经落下,酒杯也因为酒尽而变得干涸。
关键词:阆苑、云空、仙梦、瑶池、月落、酒杯乾
注释:阆苑和瑶池都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美丽宫殿和仙境,这里用来比喻一个曾经美好的地方。“云空”表示那里不再有人,暗示着某种失落或消散的感觉。“仙梦断”意味着仙境的幻象被打破,可能与现实的残酷现实有关。“酒杯乾”则形象地描述了饮酒的场景,暗示着欢乐时光的结束。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对比仙境的虚无和现实的凄凉,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第三句:“韶华已付随流水,好合何期隔远峦。”
译文:美好的时光已经像流水一样消逝,期待的美好婚姻似乎被山峦阻隔。
关键词:韶华、流水、好合、远峦
注释:这里的“韶华”指的是年轻美好的时光,“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好合”指美好的婚姻或爱情。“远峦”则是指远方的山峰,象征阻碍和分隔。
赏析:这一句诗反映了诗人对逝去的青春和美好时光的无奈,以及对理想中婚姻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差距的感慨。

第四句:“恼杀春花长不住,蟠桃秋叶落风寒。”
译文:恼人的是那些春天的花永远开不败,而秋天的蟠桃花落下寒风中显得如此凄凉。
关键词:恼杀、春花、长不住、蟠桃秋叶、落风寒
注释:这里的“春花”指的是春天盛开的花朵,而“蟠桃秋叶”则是一种植物,通常在秋天开花。“恼杀”是一个口语化的表达,意思是让某物烦恼至极。“长不住”表达了春天的花朵总是盛开,而秋天的蟠桃花落下则给人一种凋零的感觉。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对春天与秋天花卉的对比,强调了时间流转带来的变化和无常,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四季更迭的感慨。

整体赏析:
《木哀十首》是李商隐借咏叹树木来抒发其内心情感的作品集。通过对树木的观察,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生的哲理相结合,展现了对生命、时间和命运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