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晚影自凄凉,泣月悲风问彼苍。
中馈甘为荆布拙,寒门未识绮罗香。
同声同气成虚事,宜室宜家了一场。
修短有期虽古语,桑榆晚影自凄凉。

这首诗的主题是“桑梓之思”和对人生命运无常的感慨。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桑榆晚影自凄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晚年时感到的孤独和无助。桑榆,指夕阳,常用来象征晚年。这里的“凄凉”表示诗人感到的孤独、寂寞和内心的哀伤。

  2. 泣月悲风问彼苍:诗人在月光下哭泣,感受着秋风带来的悲伤,他向苍天发问。这里的“泣月”和“悲风”都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悲痛和无助。而“彼苍”则是指天空,诗人通过向苍天发问来寻求安慰和答案。

  3. 中馈甘为荆布拙:这句诗描绘了妻子在家中承担起家务劳动的情景。这里的“中馈”指的是家中的女主人,“荆布拙”则暗示她可能从事的是粗活或是需要耐心的工作。这里的“甘”表示乐意、愿意的意思。

  4. 寒门未识绮罗香: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出身寒门的自卑感。这里的“寒门”指的是贫寒的家庭,而“绮罗香”则是华丽的衣服散发出的香味。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贫寒之家,却仍然保持着自尊和自信,不愿被外界的繁华所迷惑。

  5. 同声同气成虚事: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同声同气的友谊的珍视。这里的“同声同气”指的是志趣相投的人或事物,而“虚事”则表示这些关系并不牢固或真实。诗人在这里强调了友谊的珍贵和脆弱,提醒人们要珍惜和维护真正的友谊。

  6. 宜室宜家了一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家庭生活的美好期许。这里的“宜室”和“宜家”分别指的是适合居住和适合生活的环境,而“一场”则表示这种期许是暂时的或短暂的。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家庭和谐幸福的向往。

  7. 修短有期虽古语: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短暂和不可预测的感慨。这里的“修短”指的是寿命长短,“有期”表示有一定的期限,“古语”则是指古老的谚语或格言。诗人在这里强调了人生的短暂和不可预测性,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把握机会。

  8. 桑榆晚影自凄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晚年时的孤独和无助。这里的“桑榆晚影”指的是夕阳下的景致,“自凄凉”则表示诗人感到的孤独和内心的哀伤。

  9. 修短有期虽古语:这句诗延续了上一句的主题,强调了人生的短暂和不可预测性。这里的“修短”指的是生命的长度,“有期”表示有一定的期限,而“古语”则是指古老的谚语或格言。诗人在这里再次强调了人生的短暂和不可预测性,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把握机会。

  10. 桑榆晚影自凄凉:这句诗以重复的方式强化了诗人在晚年时的孤独和无助。这里的“桑榆晚影”指的是夕阳下的景致,而“自凄凉”则表示诗人感到的孤独和内心的哀伤。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不同阶段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展现了人生无常和世事难料的主题。诗人通过对比晚年的孤独和年轻时的豪放不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认识。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家人的描述和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他对亲情和友谊的重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