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为石隐半顽民,兵燹丛中剩此身。
岂不忧时常独愤,今能免世必须贫。
江山有恨空怀古,岁月无情只送人。
八十年来成底事,头颅宁不愧君亲。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慎中的作品《甲辰生朝》。全诗如下:

半为石隐半顽民,兵燹丛中剩此身。

岂不忧时常独愤,今能免世必须贫。

江山有恨空怀古,岁月无情只送人。

八十年来成底事,头颅宁不愧君亲。

注释:

  • 甲辰生朝:指作者在甲辰年(1494年)出生的这一天。
  • 石隐:指隐居于山石之间,过着清贫的生活。
  • 顽民:指那些愚昧无知的人。
  • 兵燹:指战乱。
  • 独愤:独自一人感到愤懑。
  • 免世:避免世间的纷扰。
  • 岁月无情:时间流逝,无情地带走了一切。
  • 八十年来:指作者从8岁到48岁的一生。
  • 头颅宁不愧君亲:意为即使头破血流,也绝不对不起君王和亲族。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作者对人生经历的感慨与自我评价的诗。诗中,作者以“半为石隐半顽民”开篇,既描绘了自己隐居生活的状态,又暗示了身处乱世中的无奈。接下来,“岂不畏时时常独愤,今能免世必须贫”两句表达了他对时代的不满和对社会现实的担忧。他认为,尽管自己能避免世人的纷扰,但仍然感到贫苦,这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反思。

诗的中间部分,“江山有恨空怀古,岁月无情只送人”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历史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他感叹时光的无情,只将美好的回忆留给了过去,而将人带入了现实的痛苦之中。这里的“怀古”和“送人”都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

最后部分,“八十年来成底事,头颅宁不愧君亲。”则是对自身一生的总结和反思。他表示,虽然一生坎坷,但为了不负君亲的期望,他宁愿选择承受苦难,也不后悔自己的选择。这种无畏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是值得称赞的。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性的作品,通过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价值的坚定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