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溪相值夕阳边,迹似无官意有仙。
高笠冒云宜我画,小词磨石信僧镌。
山逢佳处肩随轿,眼落闲时袖出编。
随后担夫亦殊俗,花筐酒榼两头县。

【注释】

支硎山麓逢杨君谦:支硎,山名。

林溪相值夕阳边,迹似无官意有仙:林溪是山中的小河,溪流曲折,在落日的余辉中显得格外宁静。

高笠冒云宜我画,小词磨石信僧镌:这里的“高笠”指的是山顶上的茅草屋,“冒云”是指茅屋上覆盖着厚厚的茅草。而“小词”则是指寺庙里的墙壁上刻着的诗句。

山逢佳处肩随轿,眼落闲时袖出编:这里描述了山中美景,人们可以在闲暇的时候欣赏风景,也可以拿出自己的书本来阅读。

随后担夫亦殊俗,花筐酒榼两头县:这里的“担夫”指的是挑夫,他们通常是农民或者商贩。这里的“花筐酒榼两头县”则是指这些挑夫们肩上挑着的花筐和酒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支硎山麓与杨君谦相逢的情景,以及他在山中所见美景和所感之情。全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支硎山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首联“林溪相值夕阳边,迹似无官意有仙。”描绘了诗人在林溪旁遇到杨君谦的情景。夕阳下的林溪显得宁静而美丽,仿佛是一位神仙居住的地方。诗人用“迹似无官意有仙”来形容杨君谦的形象,既表现了他的超凡脱俗,又体现了他的谦逊低调。

颔联“高笠冒云宜我画,小词磨石信僧镌。”进一步描绘了支硎山的美景。高笠、冒云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支硎山的自然景观,而小词、磨石则反映了寺庙的文化氛围。诗人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述,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宗教文化的关注。

颈联“山逢佳处肩随轿,眼落闲时袖出编。”则具体描绘了诗人在山中游览的情景。当遇见美好的景点时,他便会跟随着轿子游览;而在闲暇之余,他会拿出自己的书本来阅读。这些细节描写充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尾联“随后担夫亦殊俗,花筐酒榼两头县。”则通过对比的方式,进一步突出了支硎山的美丽和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担夫们虽然辛苦劳作,但他们肩上的重担却与自然景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诗人也借花筐酒榼两头县这一形象,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支硎山的秀丽风光,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文化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