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毛鹿迹长交路,荇叶蘋花亦满川。
炙背每临檐日底,曲肱时卧树阴边。
一区绿草半区豆,屋上青山屋下泉。
如此风光贫亦乐,不嫌幽僻少人烟。

奉和陶庵世父留题有竹别业韵六首鹤毛鹿迹长交路,荇叶蘋花亦满川。

炙背每临檐日底,曲肱时卧树阴边。

一区绿草半区豆,屋上青山屋下泉。

如此风光贫亦乐,不嫌幽僻少人烟。

注释:

奉和:恭敬地跟随前人的诗词而作的诗。

陶庵世父:指的是作者的好友陶庵先生。

留题:在墙上留下的题词。

竹别业:竹林里的别墅。

鹤毛鹿迹:形容道路漫长,像鹤的羽毛和鹿的足迹一样。

荇叶蘋花:荇菜和浮萍上的野花。

亦满川:也充满了大河。

炙背:烤火取暖。

檐日底:屋檐下面。

曲肱:弯曲的胳膊,指倚靠在树上休息或睡觉的样子。

绿草:青草地。

豆:豆类植物。

屋上青山:屋顶上覆盖着的青山。

屋下泉:屋下流淌着的泉水。

如此风光:这样美丽的景色。

贫亦乐:即使贫穷也快乐。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好友陶庵先生的竹林别墅的赞美之作。诗人通过对别墅周围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鹤毛鹿迹长交路”,以鹤羽和鹿迹来形容道路漫长,寓意着人生的道路如同这样的道路一般,充满艰辛和挑战。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憧憬。

诗人用“荇叶蘋花亦满川”来描绘别墅周边的风景,这里的荇叶和蘋花都是水生植物,象征着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这种美景让人感到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画中。

第三句“炙背每临檐日底,曲肱时卧树阴边”,则描绘了诗人在别墅里的生活状态。在这里,诗人不仅仅是一个游客,更是一个享受生活、品味自然的人。他喜欢在夕阳西下的时候烤火取暖,也喜欢在树荫下休息放松。这样的生活状态让人感受到了宁静和安详。

最后两句“一区绿草半区豆,屋上青山屋下泉”,则是对别墅周围环境的进一步描绘。这里既有绿色的草地,也有豆科植物的点缀。同时,屋上有青山,屋下有泉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种环境让人感到心满意足,仿佛已经融入了这个美好的世界。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欣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