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来托故知,只酬两会便长辞。
湖山好在无人物,风雨空令有涕洟。
松下骨埋宗长锸,梅边魂和老逋诗。
瓣香在手身违病,月落斜窗起坐时。
【注释】
- 五十年来:指作者从四十岁开始写诗,至今已五十年。托故知:借故知音。
- 只酬两会便长辞:指诗人在五十年中,只写过两首诗(《哭刘一止二首》其一)。
- 湖山好在:指作者在杭州期间,有美丽的山水可以赏玩。无人物:没有文人雅士来访。
- 风雨空令有涕洟:意为虽然风雨交加,却无法阻止自己思念朋友之情的流露。涕洟:眼泪鼻涕。
- 松柏骨:指宗室子孙的坟墓。宗长锸:宗室子孙的棺材。宗长:宗室长。
- 梅边魂和老逋诗:意在说诗人对亡友的思念之情与王安石的《梅花》诗相呼应。老逋:即林逋,字希逸,北宋诗人、画家。
- 瓣香:佛教徒烧香礼佛的一种方式,这里比喻作者对亡友的怀念之情。身违病:因病身体不适,不能前去参加友人的葬礼。
- 月落斜窗起坐时:意为夜晚月光洒满窗户,作者独自起身坐到天亮。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亡友兼感伤自身命运的诗作。全诗以“哭”为题,实则抒发了诗人因怀恋故人而产生的悲伤情绪。
首句“五十年来托故知”是诗人回忆自己与亡友相识相交的情况。五十年来,两人一直互相了解,互相关心。但如今亡友已经离世,而自己只能以“两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哀思。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深情厚谊和对自己无力回报亡友之恩的遗憾。
第二句“只酬两会便长辞”是诗人感叹自己与亡友的缘分已尽。从四十岁开始写诗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五十五年,诗人与亡友之间只有两首诗词作为彼此的纪念。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悲哀。
第三句“湖山好在无人物”是诗人对亡友生前所处环境的美好回忆。亡友们生前居住的地方风景美丽,山水宜人,但却缺少文人雅士的探访。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生前生活环境的喜爱以及对亡友的怀念之情。
第四句“风雨空令有涕洟”是诗人对亡友逝世后风雨交加的景象的描述。尽管风雨无情,但诗人仍然无法抑制自己的情感,泪水鼻涕不断流淌。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无法摆脱悲伤情绪的无奈。
第五句“松下骨埋宗长锸”是诗人对亡友墓地的描述。宗长锸是宗室家族中的长辈,他的墓地位于松树下。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自己无法亲自前去祭奠亡友的遗憾。
第六句“梅边魂和老逋诗”是诗人对亡友生前喜爱梅花并写下许多佳作的赞美之情。林逋是宋代著名诗人、画家,他的梅花诗被后人传颂至今。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才华和品德的敬仰之情。
最后两句“瓣香在手身违病”是诗人表达自己因病不能前往参加亡友葬礼的遗憾之情。瓣香是在祭祀中使用的一种物品,象征着对亡者的敬意。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法履行孝道的自责和对亡友的思念之情。
“月落斜窗起坐时”是诗人在夜晚月光洒满窗户之时,独自起身坐着回忆起逝去的亡友的情景。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无法摆脱悲伤情绪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