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繁华焕眼新,今朝瞥眼又成陈。
深关羊户无来客,漫藉周亭有醉人。
露涕烟洟伤故物,蜗涎蚁迹吊残春。
门墙蹊径俱寥落,丞相知时却不嗔。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共五句。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落花五十首 - 这首诗共有五句。每句诗都以“落花”为核心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

昨日繁华焕眼新,今朝瞥眼又成陈。

  • 第一句“昨日繁华焕眼新”,描述的是过去的繁华景象,如同新的一样展现在眼前。
  • “今朝瞥眼又成陈”,意味着这些繁华景象转眼间变得陈旧不堪,成为过去的记忆。

深关羊户无来客,漫藉周亭有醉人。

  • 第二句“深关羊户无来客”,描绘了一座深锁的大门,没有访客进出,象征着内心的封闭和孤独。
  • “漫藉周亭有醉人”,则描绘了一处悠闲自得的地方,有人醉酒其中,表现出一种逃避现实的悠然生活。

露涕烟洟伤故物,蜗涎蚁迹吊残春。

  • 第三句和第四句,用“露涕烟洟伤故物”和“蜗涎蚁迹吊残春”来形容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哀伤。
  • “露涕烟洟”指的是眼泪和鼻涕,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事物的深深思念;“蜗涎蚁迹”则是指蜗牛爬行的痕迹和蚂蚁的足迹,象征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门墙蹊径俱寥落,丞相知时却不嗔。

  • 最后一句“门墙蹊径俱寥落”,形容门前的道路和庭院都显得空旷无人,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空虚和寂寞。
  • “丞相知时却不嗔”,则是说尽管周围环境显得荒凉冷清,但宰相(这里指作者自己)能够洞察时机而不生气,展现出一种从容淡定的态度。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繁华与凋零,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诗人以落花为喻,将繁华与凋零、欢乐与悲伤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画面。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感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