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家种朴堂之前,人家与树相为年。拱宋抱元非一年,皇明十围犹郁然。
望如车盖临绮川,张空黛色凌苍烟。危柯垂地雷雨妒,斫皮露心蝼蚁穿。
屡逃兵火合灵怪,曲赦樵斧谁夤缘。虽然所托在竹地,似此爱护宁非天。
天尝戏赭不为病,与家同衰即同盛。侍郎狼狈以官败,大类牺尊灾木性。
儿孙奕叶今森森,立庭便欲空槐阴。人于门第望乔木,我羡根柢生词林。
呜呼此家此树不易得,李宿应须自封殖。作图还儗角弓篇,放笔为君三叹息。
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 莫氏寿朴堂:莫氏的寿朴堂。莫氏可能指的是某位姓莫的人家,而“寿朴”可能意味着长寿和朴素。
- 莫家种朴堂之前,人家与树相为年:在莫家种植的寿朴堂之前,人们与树木共同度过了岁月。这里可能表达了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或者是一种对自然和生活的赞美。
- 拱宋抱元非一年,皇明十围犹郁然:拱抱的宋木(可能是指宋代的树木)和拥抱元朝的大树(可能是指元朝的树木)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而且它们的规模仍然宏大。这句话可能强调了这些树木的历史和它们的价值。
- 望如车盖临绮川,张空黛色凌苍烟:望过去,它们就像车盖一样覆盖着美丽的山水画卷。这里的“张空黛色”可能指的是树木的枝叶茂盛,而“凌苍烟”则形容其高耸入云,仿佛要冲破苍茫的云雾。
- 危柯垂地雷雨妒,斫皮露心蝼蚁穿:巨大的树枝下垂到地面上,好像在嫉妒雷雨的到来。而树干上裸露的心部被小昆虫穿过,这可能暗示了树木经历了风风雨雨,依然坚韧不拔。
- 屡逃兵火合灵怪,曲赦樵斧谁夤缘:尽管多次遭受战乱和火灾的破坏,但树木仍然能够顽强地生存下来,这与那些为了私利而曲解法律的人形成了鲜明对比。这里的“夤缘”可能指的是利用关系或手段达到目的。
- 虽然所托在竹地,似此爱护宁非天:尽管它最终被移植到了竹林中,但仍然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这似乎表明即使是在人为的环境中,也能够得到自然的照顾和珍视。
- 天尝戏赭不为病,与家同衰即同盛:天空曾经戏弄过赭石,但这并不会让它生病。同样,即使莫家的树木衰落,但它也会随着家族一起繁荣起来。这可能暗示了一种超越个人得失的哲学观念。
- 侍郎狼狈以官败,大类牺尊灾木性:侍郎因官职的失败而陷入困境,这与祭祀用的牺尊因木材受损而倒塌有着相似的命运。这里的“牺尊”可能指的是古代祭祀用的大酒杯,而“灾木性”则可能指的是因木材受损而导致的灾难。
- 儿孙奕叶今森森,立庭便欲空槐阴:子孙繁衍昌盛至今,庭院里想要空出一片阴凉的地方。这里的“奕叶”可能指的是繁茂的树叶,而“空槐阴”则可能是为了给子孙留下更多的空间和资源。
- 人于门第望乔木,我羡根柢生词林:人们常常以门第高低来看待树木,而我则羡慕那些根基深厚、能够在词林中茁壮成长的人。这里的“词林”可能指的是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而“生词林”则可能指的是有才华、有学问的人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 呜呼此家此树不易得,李宿应须自封殖:唉!这样难得一见的好家庭和树木真是不容易得到的。李宿应该自己努力去培养和保护它们。这句话可能是在提醒人们珍惜和重视自己的家庭和树木,不要等到失去后才后悔莫及。
- 作图还儗角弓篇,放笔为君三叹息:如果要做一幅画来纪念这个美好的时刻,那么我会放笔写下这三个感叹。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作者对这种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逝去时间的惋惜。
接下来是译文:
《莫氏寿朴堂》
莫家种朴堂之前,人家与树相为年。拱宋抱元非一年,皇明十围犹郁然。
望如车盖临绮川,张空黛色凌苍烟。危柯垂地雷雨妒,斫皮露心蝼蚁穿。
屡逃兵火合灵怪,曲赦樵斧谁夤缘。虽然所托在竹地,似此爱护宁非天。
天尝戏赭不为病,与家同衰即同盛。侍郎狼狈以官败,大类牺尊灾木性。
儿孙奕叶今森森,立庭便欲空槐阴。人于门第望乔木,我羡根柢生词林。
呜呼此家此树不易得,李宿应须自封殖。作图还儗角弓篇,放笔为君三叹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莫氏寿朴堂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家族和历史的感悟和思考。诗中通过描绘树木的生长过程、遭遇风雨雷电、经历战争破坏等场景,展现了生命的顽强和无常。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家族、历史和文化传承的珍视和保护意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