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富限世分,高下莫均一。
富者诧润屋,馀润及铭笔。
贫非止赤身,裸死至无堲。
苟云可操致,智士岂无术。
冥然观无物,二者何得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贫富吟》。全诗共八句,依次为:

  1. 贫富限世分,高下莫均一。
  2. 富者诧润屋,馀润及铭笔。
  3. 贫非止赤身,裸死至无堲。
  4. 苟云可操致,智士岂无术。
  5. 冥然观无物,二者何得失。

下面是对每一行的详细解释和赏析:

  1. 贫富限世分,高下莫均一。
  • 注释: 贫穷和富有是限定了世界的不同状态,高低贵贱不应相同。
  • 赏析: 这里表达了对贫富差距的看法,认为社会应该公平,不应有太大的差异。
  1. 富者诧润屋,馀润及铭笔。
  • 注释: 富人炫耀他们的财富可以用来装饰房屋,余下的财富还能用在书写上。
  • 赏析: 这里的“羡”字表达了羡慕之情。通过对比,诗人强调了物质财富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物质财富带来的心理满足感。
  1. 贫非止赤身,裸死至无堲。
  • 注释: 贫穷不仅仅是身体赤裸,甚至可能因为没有衣物而死亡。
  • 赏析: 这反映了贫困给人带来的极大苦难,连最基本生存都难以保障。
  1. 苟云可操致,智士岂无术。
  • 注释: 如果有人声称可以改变贫穷,那么智者难道没有方法吗?
  • 赏析: 这是对那些试图以权谋私或巧取豪夺的人的批评,强调真正的智慧在于通过正当手段改善自己的境遇,而不是依靠不正当的手段。
  1. 冥然观无物,二者何得失。
  • 注释: 冥然观察世间万物,对于贫穷与否又有什么得失之分呢?
  • 赏析: 这里的“冥然”指的是超脱物欲的境界,诗人在这里表达出一种对世俗名利看淡的态度,认为无论贫穷还是富贵,最终都是一场空,不值得太过计较。

这首诗通过对现实社会的观察和反思,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和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它不仅揭示了贫穷和富有的残酷现实,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正义和道德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