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怀少尘鞅,贳酒讯山居。
闲幕虫丝下,秋盘鲑菜余。
雨寒新菊吐,霜晚故林疏。
满架多缃帙,清谈任卷舒。
注释:我心怀高远,少有尘世纷扰,借酒讯问山居的舅父。
闲幕虫丝下,秋盘鲑菜余。雨寒新菊吐,霜晚故林疏。
满架多缃帙,清谈任卷舒。
赏析:此诗作于淳祐八年(1248年)冬,诗人时年五十岁。这首诗写诗人与舅父的对答以及山居的生活情景,风格清新自然,语言平实质朴。
高怀少尘鞅,贳酒讯山居。
闲幕虫丝下,秋盘鲑菜余。
雨寒新菊吐,霜晚故林疏。
满架多缃帙,清谈任卷舒。
注释:我心怀高远,少有尘世纷扰,借酒讯问山居的舅父。
闲幕虫丝下,秋盘鲑菜余。雨寒新菊吐,霜晚故林疏。
满架多缃帙,清谈任卷舒。
赏析:此诗作于淳祐八年(1248年)冬,诗人时年五十岁。这首诗写诗人与舅父的对答以及山居的生活情景,风格清新自然,语言平实质朴。
这首诗是明代沈定王的作品,名为《送吕中甫还四明和程太守韵》。下面我将逐句进行翻译和赏析: 1. 逐句翻译: - “复看征橐去匆匆”:看到装载着行囊的车子匆匆离去。 - “况是春山暮雪中”:更何况是在春天的山间,暮雪之中。 - “旧社音书王屋下”:在王屋山脚下,我怀念那些旧友的音信。 - “老年杖履镜湖东”:在镜湖东边,我行走着,拄着拐杖。 - “金鹅楼隐沧洲月”:在沧洲之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勉学书院侍父》。下面是对每一联的逐句释义: 1. 书幌晴开紫桂间,朝来满座见青山。 - “书幌”指的是书卷或书籍的封面。 - “晴开”表示在晴朗的日子里打开。 - “紫桂间”可能指的是桂花树之间,因为“紫桂”常用来形容桂花。 - “朝来”意为早晨。 - “满座”形容在座的人很多。 - “见青山”指看到了远处的山峦。 - “译文:”清晨时分,阳光明媚,我在书桌上打开书卷
解析及赏析: 1. 诗句逐句释义及注释: - 自甘养拙转愁轻:表达了一种自我满足,不求外物的态度。 - 高卧春风潞子城:描述了一个安静的居住环境,位于潞州城的春天里,享受着温暖的春风。 - 几处断云还独鸟:描绘了一种宁静的场景,孤独的鸟儿在天空中飞翔,周围是几朵飘动的云。 - 谁家深树响流莺:进一步展现了一个静谧的环境,深树之间传来了清脆的莺啼声。 - 校书积岁非成癖
拟古宫词二首 君王退早朝,走马长门左。 朱楼十二重,未启黄金锁。 春阴画阁寒,坐拨沉香火。 注释: 1. 君王退早朝:指的是君王早上的早朝已经结束了。 2. 走马长门左:描述的是君王骑马在宫殿的左边行走的场景。 3. 朱楼十二重:形容宫殿建筑豪华,有十二层高。 4. 未启黄金锁:意味着宫殿的门还没有打开,暗示着君王尚未处理国事。 5. 春阴画阁寒:描绘了春天里,画阁内因缺乏阳光而产生的寒冷气氛
山僧 山僧惟一食,独上危峰行。 萧萧林木秋,众禽多悲鸣。 我亦有脂血,慰汝饥渴情。 但恐溪谷晦,失此衣珠明。 徘徊竟无语,落日寒云平。 译文: 山中的和尚只吃一种食物,独自登上危险的山峰。 树木萧条、秋风萧瑟,许多鸟儿在悲鸣。 我也有脂肪和血液,来安慰你饥饿和口渴。 但是我恐怕山谷里昏暗不明,无法展现出你的光辉。 我徘徊着,无言以对,夕阳西下,寒气逼人。 赏析:
注释: 1. 腊屐堪乘兴:腊屐可以用来登山,所以可以乘兴游览。腊屐,用干草和竹片做成的一种拖鞋。乘兴,即趁兴致,即随兴、任意的意思。 2. 徘徊扪薜萝:在山上漫步时,手摸到薜萝的叶子(薜萝是一种寄生植物)。扪,用手触摸、摸索;薜萝,一种攀缘植物。 3. 天临丹岭近:天空中好像有红色的山峦(天临丹岭是比喻,形容远处山峰的颜色像丹砂一样红)靠近了。 4. 山入白云多:山峰被云朵遮蔽住了(入云
【注释】雁门:即雁门关,在今山西省代县西北。中华:中国。形胜:地势形势。分:别。贡马:进献的良马。胡儿:指北方的少数民族。城畔星槎:城外的牵牛星(牵牛星)槎(chā):木筏。使者:出使西域的人。辕门夜鼓:军营大门上的更鼓。新开汉垒:新修的长城壁垒。重译:多次翻译。番书:少数民族的文字。仙曹:仙境中的官吏。词赋客:善于作诗填词的文人。高堞:城墙上突出的矮墙上。
译文: 听说皇上要收回辽左,中宫娘娘在寿宴上敬献酒。 跟随在宫廷里的人,消息还没有完全了解。 穿上金色的龙纹衣服,传话给太师说赏赐他。 赏析: 《拟古宫词二首》是唐代诗人王维的组诗作品。这组诗描写了唐玄宗天宝年间,唐玄宗宠幸杨贵妃,纵情声色的生活。其中第一首写宫中宴会上杨妃与天子欢娱的情形;第二首写宫中宴会上的侍臣们争宠取媚的丑态。全诗语言典雅、含蓄,富有生活气息,反映了唐代封建社会的奢靡风气
芙蓉双阙散晨褷,遥忆仙郎寓直归。 风度莺声过御苑,青分柳色上朝衣。 开帘清署文流集,点笔闲窗春鸟啼。 为念故人频问讯,析津南望有鸿飞。 注释: 芙蓉:荷花的别称 双阙:指皇宫中的门楼,代指朝廷(阙通“缺”)。 仙郎:美男子。 逸:超脱、飘逸。 风度:风采、风度。 莺声:黄莺的叫声。 御苑:皇帝的花园。 清署:官署,此处借指朝廷。 点笔:用笔点画。 闲窗:安静的窗户。 故人:老朋友。 析津
山行 丹地转嶙峋,山寒未觉春。 枯藤悬古木,独鸟咤行人。 崖断才分径,云低欲拂巾。 渐看天路近,下界积微尘。 注释: 1. 丹地:红色的土地或岩石。 2. 嶙峋(lín xún):形容山石的多而杂。 3. 山寒:指山上寒冷。 4. 枯藤、古木、独鸟:描绘了一幅荒凉、萧瑟的画面。 5. 崖断、云低:描绘了山路的险峻和云雾的变化。 6. 积微尘:指地面上的微小尘埃。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行景色的诗
《秋夜即景》 落叶 林塘寒雨后,摵摵下秋棚。 绿已随衰草,黄仍缀断藤。 高枝全见月,低鸟暗窥灯。 不隔东窗晓,幽居爱早兴。 注释: 1. 落叶:指秋天的树叶落下。 2. 林塘寒雨后:形容秋日的林中小池塘边,秋雨过后的景象。 3. 摵摵:形容落叶的声音,这里用来形容雨后落叶的声音。 4. 下秋棚:秋雨过后,叶子落在了秋棚上。 5. 绿已随衰草:秋天的草地已经变得枯黄,而树叶却依然保持着绿色。 6
【注释】 轻轩:轻巧的小车。冲:冲入。迢递:遥远。柳溪:柳树环绕的溪流。野阔:田野辽阔。群山小:群山显得细小。云低:云层低垂。片雨悬:细雨从天而降。杏花:指春末夏初开的花,又名“百日红”。榆火:即榆钱,榆木烧后掉下的小钱。乍浮烟:刚刚飘起烟雾。寂历:寂静冷落。啼莺:啼叫的黄莺。伤春:感伤春天的逝去。似旧年:好像去年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兼有的小诗。 首联是写晓行所见。诗人早起出门
晚兴寄罗子应程师鲁 白日下平野,长风起层波。 美人不可见,消息今如何。 愁边草木歇,梦里关山多。 惜哉岁云晏,回首鬓将皤。 注释: 1. 白日:白天。 2. 下平野:指太阳照射下的平缓的田野。 3. 层波:层层波浪。 4. 美人:这里指的是远方的人或事物。 5. 消息:音信。 6. 愁边:指忧愁的边际。 7. 草木歇:草木凋零。 8. 关山多:形容梦境中关山很多。 9. 惜哉:感叹词,表示惋惜
山行 丹地转嶙峋,山寒未觉春。 枯藤悬古木,独鸟咤行人。 崖断才分径,云低欲拂巾。 渐看天路近,下界积微尘。 注释: 1. 丹地:红色的土地或岩石。 2. 嶙峋(lín xún):形容山石的多而杂。 3. 山寒:指山上寒冷。 4. 枯藤、古木、独鸟:描绘了一幅荒凉、萧瑟的画面。 5. 崖断、云低:描绘了山路的险峻和云雾的变化。 6. 积微尘:指地面上的微小尘埃。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行景色的诗
注释: 1. 腊屐堪乘兴:腊屐可以用来登山,所以可以乘兴游览。腊屐,用干草和竹片做成的一种拖鞋。乘兴,即趁兴致,即随兴、任意的意思。 2. 徘徊扪薜萝:在山上漫步时,手摸到薜萝的叶子(薜萝是一种寄生植物)。扪,用手触摸、摸索;薜萝,一种攀缘植物。 3. 天临丹岭近:天空中好像有红色的山峦(天临丹岭是比喻,形容远处山峰的颜色像丹砂一样红)靠近了。 4. 山入白云多:山峰被云朵遮蔽住了(入云
注释: 1. 天外闻清梵 - 在天空中听到佛教的清静法音。 2. 晨光满翠微 - 早晨的阳光洒满了青山的幽深之处。 3. 杖藜苍藓滑 - 拿着拐杖行走在苍苔覆盖的山路上,感觉滑腻。 4. 斫药紫参肥 - 砍伐紫色的草药,发现它们长得很茂盛。 5. 松偃云垂盖 - 松树倒下,像伞盖一样遮阴。 6. 花分露湿衣 - 花朵上的露水沾湿了衣裳。 7. 一僧能话古 - 一位僧人能讲述古代的事情。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