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本
诗句翻译: 三月十日春已归,东家西家花乱飞。 三月十日,春天已经回来了,东家、西家的花儿都纷纷开放。 我来此地作幽赏,只有小种还芳菲。 我来到这个地方欣赏美景,只有小种的花朵还能散发出芳香。 问言乃是红踯躅,不比桃花李花俗。 我问这是红踯躅花,它不像桃花和李花那样俗气。 风和日暖池更清,猩血淋漓洒苍玉。 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池水更加清澈,红色的血液洒满了苍翠的玉石。 鹤林寺里神仙家
岁月秋将晚,风尘鬓欲华。 孤云天外影,寒菊梦中花。 注释:岁月流逝,秋天已经接近尾声;风尘满面,头发已近白了。像孤独的云朵那样飘浮在天空中的影子;像寒菊一样,在梦中盛开着的花。 浊酒赊难得,沧洲兴未涯。 何当返初服,归驾鹿门车。 注释:喝的酒都是赊账的(指没有现钱购买),而沧洲的风光让人向往不已,但是还没有到可以尽情欣赏的时候。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呢?那时就可以驾着鹿门的车子回家了。 赏析: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评价表达技巧及评价思想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作,然后逐项进行分析。此题要求赏析诗句。首先指出“石尤风动驻征帆”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夜泊芦潭时的所见所感,“驻征帆”是停船的意思,“石尤风”是一种特异的风候,即山间之风,其来无影,去无踪,忽起忽灭,变幻莫测,而诗人正是在这阵奇风中停舟于芦潭之上,这正说明诗人不畏艰难
晚兴寄罗子应程师鲁 白日下平野,长风起层波。 美人不可见,消息今如何。 愁边草木歇,梦里关山多。 惜哉岁云晏,回首鬓将皤。 注释: 1. 白日:白天。 2. 下平野:指太阳照射下的平缓的田野。 3. 层波:层层波浪。 4. 美人:这里指的是远方的人或事物。 5. 消息:音信。 6. 愁边:指忧愁的边际。 7. 草木歇:草木凋零。 8. 关山多:形容梦境中关山很多。 9. 惜哉:感叹词,表示惋惜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有关知识,同时要熟悉常用的一些炼字手法、表现手法、思想情感等,在此基础上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此题要求对诗歌逐句释义,并附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最后指出诗句的大意即可,注意字数限制。 “睡起西林日又曛,嘤嘤啼鸟隔窗闻。”
【注释】 春暮:春天将要结束的意思。 转壑穿林:指在山间曲折的小路上,穿过树林。 曈昽:太阳的初升。 平沙:指平坦的原野。 春光:指春天的景象。 恰似:好像。 秋容:秋天的颜色,暗淡。 落花:指飘落的花瓣。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末景色的诗。首句“转壑穿林驾小车”,描绘出一幅春末时节,诗人在山间曲折的小路上行驶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感觉。次句“曈昽初日散平沙”,则描绘出太阳刚刚升起
【注】 舟:小舟,小船。成:指诗人自己。故乡:这里指家乡,即长安(今陕西西安)。南望:向南眺望。渺:无边无际。涯:边际。水面云深,指水面上云雾迷蒙,看不到岸边的景物。欲问浮生何所似,试来风处看杨花。杨花:柳絮。 【赏析】 此诗首句“舟中有成”,言诗人在船上,有感而作。次句“故乡南望渺无涯”,点明诗人身居异乡,心系故里。三四句“水面云深日又斜”写景,以“水面云深”暗示诗人的孤寂心情,以夕阳映照水天
溪行呈元之族祖 雨濯山光润,风吹溪响清。 有怀成远咏,无伴趁幽行。 野草不媚世,沙鸥宁近名。 归来卧松石,新月西林生。 注释: - 雨濯山光润:雨水清洗了山的光泽使之更加润泽。 - 风吹溪响清:微风拂过溪流的声音清澈悠扬。 - 有怀成远咏:心中充满了对远方(可能指家乡、故乡等)的思念和怀念。 - 无伴趁幽行:独自一人,悠然自得地走在幽静的小路上。 - 野草不媚世:野草不迎合世俗,保持着自然本色
【注释】 十年辛苦厌尘沙,只见秋风不见家。——十年辛苦,厌倦了人世的尘埃和纷扰。只见秋风,看不见自己的家。——只看到秋风,却看不见自己的家。 今日归来篱落下,肯将醒眼对黄花。——今天终于回来,愿意用清醒的眼睛去观赏盛开的菊花。——愿意用清醒的眼睛去观赏盛开的菊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归隐后写的一首抒情诗。首联“十年辛苦厌尘沙”,是说诗人多年来为仕途奔波,历尽辛酸,厌倦了尘世的纷争
【注释】 ①边夫怨:即《塞下曲四首》之一,写在边城戍卒的怨情。 ②一枝长戟:指长戟手。 ③六钧弓:指弩弓六石之力(古代以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 ④千里山河百战中:指在万里江山中经历了无数的战斗。 译文: 一枝长长的戟和六石重的弩, 千里江山经历过百次战争。 惆怅家乡衣不到边城, 秋风容易刮起边疆的秋意。 赏析: 这是一首写戍边士兵怨情的诗。首句“一枝长戟六钧弓”,用夸张手法,突出表现了长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