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起西林日又曛,嘤嘤啼鸟隔窗闻。
吴山越水人千里,杨柳桃花春八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有关知识,同时要熟悉常用的一些炼字手法、表现手法、思想情感等,在此基础上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此题要求对诗歌逐句释义,并附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最后指出诗句的大意即可,注意字数限制。
“睡起西林日又曛,嘤嘤啼鸟隔窗闻。” 睡醒之后看到外面天色阴暗,隔着窗户听到鸟儿的啼叫声。“西林”,指西边的树林,这里代指南方。“曛”,昏暗的样子。“嘤嘤”,是鸟儿鸣叫的声音。“嘤嘤啼鸟隔窗闻”一句中,诗人通过听觉感受来写景,写出了一幅静谧而优美的画面;“西林”、“日又曛”交代时间、地点、环境。
“吴山越水人千里,杨柳桃花春八分。” “吴山越水”指吴地(今江苏)的山水,越地(今浙东一带)的山水,泛指江南地区。“人千里”指离别的人在千里之外,“春八分”指春天还差五分就到头了。这句的意思是说:吴地越地(或泛指江南一带),人们相聚在千里之外,只有杨柳桃花开得正盛,正是早春时节的一半。“莺啼燕语报新晴”一句,描写春天的美好景象,渲染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氛。
【答案】
示例1:“睡起西林日又曛”中的“西林”,指西边的树林,这里代指南方。“曛”“嘤嘤”是鸟儿
鸣叫的声音。“嘤嘤啼鸟隔窗闻”句中,诗人通过听觉感受来写景,写出了一幅静谧而优美的画面;“西林”“日
又曛”交代时间、地点、环境。
译文:我醒来的时候太阳已落山了,隔着窗子听到鸟儿的啼声。吴地越地(或泛指江南一带),人们聚
在千里之外,只有杨柳桃花开得正盛,正是早春时节的一半。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怀友之作。诗人因友人被贬而感到惆怅失落,但并不直接抒写,而是以写景为主,将
自己的情怀融入景物之中。首句点明时间,次句则用视觉形象描绘出了诗人所处环境之幽静,为下句抒情作铺垫,
第三句则从听觉入手,写出了诗人的心境,第四句则以景结情,既写出了景色的美好,又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愁苦,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