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地转嶙峋,山寒未觉春。
枯藤悬古木,独鸟咤行人。
崖断才分径,云低欲拂巾。
渐看天路近,下界积微尘。

山行

丹地转嶙峋,山寒未觉春。

枯藤悬古木,独鸟咤行人。

崖断才分径,云低欲拂巾。

渐看天路近,下界积微尘。

注释:

  1. 丹地:红色的土地或岩石。
  2. 嶙峋(lín xún):形容山石的多而杂。
  3. 山寒:指山上寒冷。
  4. 枯藤、古木、独鸟:描绘了一幅荒凉、萧瑟的画面。
  5. 崖断、云低:描绘了山路的险峻和云雾的变化。
  6. 积微尘:指地面上的微小尘埃。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行景色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将山行中的各种景象生动地展现出来。首句“丹地转嶙峋”,用“丹地”来形容山石的颜色,形象地描绘出山石的多彩多姿;“转嶙峋”则写出了山势的险峻,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感。次句“山寒未觉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受,尽管山寒意浓,但并不影响春天的到来,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第三句“枯藤悬古木”,以枯藤和古木为画笔,描绘出了一幅荒凉、萧瑟的画面,令人感叹大自然的无情。第四句“独鸟咤行人”,以独鸟的声音为背景音乐,增添了诗歌的动感,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第五句“崖断才分径”,以崖断为背景,描绘出了山路的险峻,使人感到一丝恐惧。第六句“云低欲拂巾”,以云低为背景,描绘出了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最后一句“渐看天路近,下界积微尘”,以天路为背景,描绘出了山行的艰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以山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表达,展现了山行的美丽和艰辛,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