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徒泛泛,野泊傍江渔。
客况惊残腊,流年逼小除。
消愁今夜酒,偿债几行书。
独有乡园梦,先春到敝庐。
【注释】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为腊日,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日,俗称“过小年”。
杨亦琳、胡伯连:都是作者的朋友。
扁舟:小船。
残腊:腊月,指年底。
流年:年岁。逼:迫近。
消愁:消除忧愁。
偿债:还债。几行书:几封信。
先春:早春,即春天到来之前。
敝庐:简陋的居所。
【赏析】这首诗是写除夕之夜在友人家与朋友对饮分赋的情景。诗的前四句写诗人与朋友们欢聚一起饮酒作乐,后四句写自己借酒消愁、还债写信,而朋友的乡园之梦已提前来临的感慨。
开头二句:“小年夕同杨亦琳胡伯连对酌分赋明日立春。”此诗首两句点题,说明这是除夕之夜,诗人与杨亦琳、胡伯连三人在一起喝酒作诗,以待明日立春。从这两句可以看出,他们欢聚一堂,十分开心,所以用“小年夕”这个词来点题。小年,又称祭灶节,民间有“官三民四船五”之说,即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平民百姓的小年则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的小年则定在腊月二十五,可见除夕夜与小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小年”和“除夕”,在古代都是很重要的日子,因此,“小年夕”就是指除夕之夜。“同杨亦琳胡伯连对酌分赋”一句,说明他们三人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作对,互相唱和。其中,“对酌分赋”指的是互相把诗句吟出来并相互欣赏,而“立春”一词表明明天就是立春了。“立春”是指春季的开始,意味着新的一年即将开始。因此,这句诗既表达了他们对新年的憧憬和期待,也表达了他们在除夕这个重要时刻相聚的欢乐和喜悦。
接下来二句:“客况惊残腊,流年逼小除。”这两句诗承接上文,进一步描绘了他们的饮酒作诗情景。诗人说,由于旅途劳顿(客况),再加上时间紧迫(流年逼小除),使得他感到有些不安。这里的“惊”字和“逼”字,分别形容了他当时的心情和感受。
接下来的两句:“消愁今夜酒,偿债几行书。”这里,诗人又提到了自己的烦恼(消愁)和困扰(偿债)。他认为,只有今晚借酒消愁才能暂时忘记心中的烦恼。同时,他也在想,如果能够尽快还清债务(偿债),也许就会少一些烦恼。这里的“酒”和“书”分别是他的烦恼和困扰的象征。他通过喝酒来消除内心的忧愁,通过还债来缓解自己的经济压力。然而,这种努力似乎并没有完全成功,因为他仍然感到有些困扰和不安。
最后两句:“独有乡园梦,先春到敝庐。”这两句诗以诗人自己的感受为主。他说,虽然自己一直在努力摆脱这些烦恼和困扰,但是,每当想到家乡的乡村(乡园)时,他的心中总是充满了美好的回忆和思念之情。而这些美好的回忆和思念之情,又让他感到更加孤独和无助。尽管如此,他还是希望能早点回到家乡(先春到敝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故乡生活的向往之情。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除夕之夜与朋友相聚饮酒作诗的喜悦和欢乐情绪,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新年的到来以及家乡生活的期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