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芦苇岸,点点似流萤。
澹影摇细浪,微光缀曙星。
鱼方思浩荡,鹤或惊空冥。
不是燃犀照,深潭聚百灵。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通读全诗,了解诗意,然后逐句分析即可。本题中“赏析”的要求是“渔灯”,所以答题时要注意围绕这个关键词来组织答案,从诗歌的主题、情感、意境等方面进行赏析。
“萧萧芦苇岸,点点似流萤。”意思是:芦花摇曳的岸边,仿佛无数闪烁着微光的萤火虫在飘舞。“萧萧”形容风吹动芦苇的声音,“苇”是一种水生植物,生长于湖泽、河滩。芦苇丛茂,可作燃料,这里指代芦苇丛。“点点似流萤”,写出了夜色中,点点萤火虫在芦苇丛中飞旋的景象。
“澹影摇细浪,微光缀曙星。”意思是:淡淡的影子随着细微的水波荡漾,微弱的光芒缀饰着晨星。“澹影摇细浪”,写水中之影。“淡”为淡淡,“影”即影子,此处指水面上的倒影。“摇”为摇荡。“微光缀曙星”,点出时间已近拂晓。“微光”指萤火虫的微光,“缀”是点缀的意思。黎明时分,天空中的星星渐渐隐去,而那点点萤火虫的光点却似乎要缀饰上黎明的第一丝曙光。
“鱼方思浩荡,鹤或惊空冥。”意思是:鱼儿正怀念着浩渺的江湖,大雁或许惊动了空中的苍茫。“鱼”指鲤鱼,古代常将鲤鱼作为游弋江湖的代表,这里泛指鱼类。“鹤”指仙鹤,古代诗人常以鹤为仙人的象征,这里也借指仙人。“或”表示或许、可能。“惊”指惊吓。“空冥”指空旷、高远的天宇。
“不是燃犀照,深潭聚百灵。”意思是:如果不是用点燃犀牛角的火炬去照明,那深潭里就不会聚集这么多的仙鹤。“犀”指犀牛角,古人常用它作为照明用具。“聚”为聚集之意。“百灵”指仙鹤,这里特指聚集在此的仙鹤。
【答案】
译文:
萧萧芦苇岸边,仿佛无数闪烁着微光的萤火虫在飘舞。淡淡的影随微细的水波荡漾,微弱的光芒缀饰着晨星。鱼儿正怀念着浩渺的江湖,大雁或许惊动了空中的苍茫。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观景时的所见所感。开头二句写夜晚的芦苇,接着三句写水面上的倒影,四句写天空中的星星,五句写鱼,六句写鹤,最后一句点出主题。诗人以自然景物入诗,把景物写得如画,如梦,如幻,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使人如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