仄仄鱼鳞径,疏疏虎眼篱。
药移他地本,柳剩去年枝。
忌俗删其偶,蠲繁割所私。
莫言闲闲事,调剂有时宜。
【注释】:
- 披莽:形容草木茂盛。
- 仄仄:指声音高低起伏,这里形容草木生长的声音。
- 鱼鳞径:指纵横交错的小路。
- 疏疏:稀疏的样子。
- 虎眼篱:用篱笆围起来的、像老虎眼睛一样的灌木丛。
- 药:这里是指药物,移种他地是为了种植不同的药材。
- 柳剩去年枝:指柳树的枝条已经长出,但还没有长成。
- 忌俗删其偶:指避免庸俗的事物,删去其中的偶数。
- 蠲繁割所私:指去除繁琐,只保留必要的部分。
- 调剂有时宜: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风景画,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首句“披莽”,描绘了一片茂盛的草木景象。其中,“披莽”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草木茂盛的场景,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诗人转向描述这些草木的生长状态。“仄仄鱼鳞径,疏疏虎眼篱”,这两句分别描绘了纵横交错的小路以及像老虎眼睛一样的灌木丛。其中,“仄仄”一词,形容了小路的曲折蜿蜒;“疏疏”一词,则形象地描绘了灌木丛的密集程度。这些细节的描写,使得整首诗的画面感更加强烈。
在第三句中,诗人开始关注到植物的不同种类。“药移他地本,柳剩去年枝”,这两句分别描述了将不同种类的药物移植到其他地方,以及柳树的枝条已经长出但尚未长成的情况。这些细节的描绘,使得整首诗的主题更加明确。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开始关注到自然与人的关系。“忌俗删其偶,蠲繁割所私”,这两句分别表达了要避免庸俗的事物,去除不必要的部分。这些细节的描写,使得整首诗的主题更加深刻。
最后一句“莫言闲闲事,调剂有时宜”,则强调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的重要性。这句诗既是对整首诗的总结,也是对读者的提醒。它告诉人们,在面对自然和人生时,我们应该灵活应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这首诗通过对草木生长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通过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关注,表达了人对自然的尊重;通过最后一句的总结,引导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对,做到“调剂有时宜”。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