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海天弥大,应无天外人。
地逢南不满,花度腊犹春。
晦朔通潮息,东西走曜轮。
因知一室内,可以观无垠。

披莽:穿越茂密的草丛。

到海天弥大,应无天外人。

到达大海与天空无限宽广的地方,那里应该没有天外的世界。

地逢南不满,花度腊犹春。

大地在南方显得不够广阔,花朵度过冬天仍显春意盎然。

晦朔通潮息,东西走曜轮。

晦(月)朔(初一、月末)时潮水退落,东方和西方的日月星辰运行如车轮一般。

因知一室内,可以观无垠。

因此我明白了宇宙间的一切,都是有限的,唯独“一室”之内是无限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宇宙空间的无限想象,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现象的深刻观察和独到见解。

首联“到海天弥大,应无天外人。”,描述了作者站在广阔的海边,仰望无边无际的天空,感叹天地之广袤无边,仿佛已经触及了天外世界。这一句中,”弥”字形象地描绘了天空之广,让人仿佛能听到海浪拍打海岸的声音,感受到大自然的壮阔。同时,”应无天外人”也暗示了作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他渴望探索未知的世界,寻找更广阔的天地。

颔联“地逢南不满,花度腊犹春。”,描绘了诗人对四季变化的敏锐感受。这里,”地逢”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春天到来的景象,土地变得生机勃勃,绿草如茵。而”花度”则形容了腊月梅花盛开的情景,尽管已是寒冬腊月,但梅花依然傲然绽放,给人以生机与活力的感觉。

颈联“晦朔通潮息,东西走曜轮。”,通过描述潮汐的变化来表现时间的流逝。在这里,”晦朔”是指阴历每月初一和月末的日子;”通潮息”则形容潮汐在这段时间内逐渐退去;”东西走曜轮”则形象地描绘了太阳和月亮在天空中运行的样子,仿佛它们在不停地转动,给人一种时间在不断流转的感觉。

尾联“因知一室内,可以观无垠。”,则是诗人对前文的总结和升华。这句话意味着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就能发现宇宙万物都是有限和有限的,而只有“一室”内的一切都是有限的。这既是一种对自然规律的领悟,也是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世界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它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世界、理解人生的新视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