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射策献长杨,彩笔同驱翰墨场。
君悟莲花窥法藏,我从药里访医王。
迷途转认无生路,度世虚疑不死方。
大地山河皆泡影,不知何处是津梁。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对生命、宇宙和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的作品。下面是对每一联诗句的释义及赏析:

寄冯文孺

  • 少年射策献长杨:这里的“射策”是指科举考试中的一种方式,考生需在策论中提出见解;而“长杨”可能指的是长安城,因为长安以杨树闻名。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年轻时为了功名而努力学习,准备通过科举考试的场景,充满了青春奋斗的气息。
  • 彩笔同驱翰墨场:彩笔通常指代文人手中的毛笔,翰墨场则是一个用来形容学问之地的场所。这句诗意味着诗人在文学的领域里挥洒笔墨,与同道中人共同交流学问,展现了其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 君悟莲花窥法藏:这句话中的“君”指的是冯文孺,“莲花”常用来比喻纯洁无暇,这里可能是诗人自喻为莲花般清纯无瑕的人物。“法藏”则可能指的是佛法或佛教的教义。整句可能是说,冯文孺领悟到了佛法的真谛,就如同看到了莲花一样。
  • 我从药里访医王:这里的“药”可以理解为治病救人的药物或知识,“医王”则是指医术高明的医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从书本知识中汲取智慧,寻求真理的态度。
  • 迷途转认无生路:这里的“迷途”可能指的是人生道路上的迷茫或错误方向,“无生路”意味着没有出路或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句反映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感到迷茫和无助的心情。
  • 度世虚疑不死方:这里的“度世”指的是超脱世俗的生活,“虚疑”则是指没有确凿证据的怀疑或不确定。“不死方”可能指的是某种长生不老的方法或理念。整句表达了诗人对超越生死、寻找生命真谛的追求。
  • 大地山河皆泡影:这句诗是对现实世界的描述,认为天地万物都是虚幻的存在。它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认知和态度。
  • 不知何处是津梁:这里的“津梁”指的是渡口或者桥梁,用来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整句表达了诗人在茫茫人海中寻找答案,却始终无法找到明确方向的无奈和困惑。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知识和修行的深刻理解。通过对科举学习、文学艺术的追求、对佛教教义的领悟,以及对人生困境的反思,诗人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和对真理不懈探求的精神。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现实社会和人生的复杂情感,如迷茫、无助、困惑和无奈。整体而言,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人生经历和哲学思考的一次深刻总结,也是对读者的一次心灵启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