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棹冲寒落日斜,征途回首一长嗟。
谁云季子貂无恙,转觉潘郎鬓有华。
紫燕衔坭知旧垒,白杨飞絮定谁家。
吴山越水无消息,渺渺疑乘博望槎。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心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下面是逐句解释:
短棹冲寒落日斜,征途回首一长嗟。
短棹(小船)冲寒(冒着寒冷),落日(太阳)已经西斜。征途(漫长的旅途)让我不禁回望,心中充满了长长的叹息。谁云季子貂无恙,转觉潘郎鬓有华。
有人说季子(春秋时期的人物,这里代指自己)的貂皮没有受到损害,但反而觉得潘郎(即潘安,中国古代的美男子)的鬓发已经开始变得华美了。紫燕衔泥知旧垒,白杨飞絮定谁家。
紫燕(燕子)衔泥筑巢,知道这是它们曾经居住过的老巢;白杨树(杨柳树)上的飞絮(柳絮)飘落在哪个人家。吴山越水无消息,渺渺疑乘博望槎。
吴山越水(泛指江南一带的风景名胜)没有任何消息,仿佛在寻找传说中的神仙船——博望槎(一种传说的船只)。
赏析:
这首诗以旅途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联想的手法,将季节的变化与旅途中的所见所感相结合,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典故和比喻,使得整首诗既有意境又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