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辞簪绂返田庐,萝薜森森称隐居。
地近柴桑多种柳,林疑濠濮足观鱼。
彤云染翰开金歼,清月焚香叩玉虚。
此日汉庭求禅草,可云消渴老相如。

【注释】

  1. 久辞簪绂(zān fú):很久不戴官帽,指辞官归隐。簪绂:古代官吏的装束,即用簪子和发带束头。2. 地近柴桑多种柳:柴桑(zhà shān),地名,汉末陶渊明曾隐居于此。3. 林疑濠濮足观鱼;濠州(háo zōu),今属安徽,濮(pù)水,在濮县东南,是古代著名的钓鱼处。4. 彤云染翰开金歼;彤云:彤红的云彩,形容天象。染翰:写毛笔,指书写。翰:指书信、文稿。金鐔:指金印,即官衔。
  2. 清月焚香叩玉虚;玉虚:道家称天上有玉阙,即仙宫。6. 此日汉廷求禅草:汉廷:汉代帝王的朝廷。禅草:指佛教中的《金刚经》。7. 可云消渴老相如:消渴:《金刚经》中有“一切众生莫说般若波罗蜜多”。老相如:以司马相如自比,司马相如曾作《长门赋》,有“望吾庐乎西陵,顾龙门兮汤谷”等语。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辞官归田后所作。诗人借咏物抒发自己退隐后的情怀。首联“久辞簪绂返田庐,萝薜森森称隐居。”写自己辞去了官职,回归田园生活,过着隐居的生活。颔联“地近柴桑多种柳,林疑濠濮足观鱼。”写自己种植许多柳树,像渔父一样在濠州河边垂钓,过着闲适的生活。颈联“彤云染翰开金彞,清月焚香叩玉虚。”写自己在书房里读书写字,焚香叩击玉磬,静心修炼。末联“此日汉庭求禅草,可云消渴老相如。”写自己现在正在寻找禅宗的经文,以解心中的烦恼。
    全诗通过咏物抒情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诗人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也在通过咏物抒情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纠结。虽然已经远离了世俗的生活,但是内心仍然充满着对功名利禄的追求,这也正是诗人内心矛盾之处所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