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飞楼抗彩霞,荒村篱畔带渔家。
巡檐老鹤巢朱拱,泛浦春鸥点碧沙。
庐阜堂空山月静,楚台人去暮云斜。
惟馀桃李攒芳径,啼鸟年年对落花。
【注释】
嘉会楼:即嘉会寺,位于江苏吴江县。
百尺飞楼抗彩霞:百尺高楼上,凌空矗立着一座彩霞般的建筑。
荒村篱畔带渔家:荒凉的村庄,篱笆旁边住着一个渔夫。
巡檐老鹤巢朱拱:一只年老的鹤栖息在红色的屋檐下。
泛浦春鸥点碧沙:春天里,一群春天的白鸥在水中游动,溅起一片片碧绿的水花。
庐阜堂空山月静,楚台人去暮云斜:庐阜山的庙宇空无一人,只有一轮明月静静地悬挂在山头;楚台的人已经离去,夕阳西下,云雾渐渐向西边倾斜。
惟馀桃李攒芳径,啼鸟年年对落花:只有桃花和李花盛开在小路上,鸟儿们每年都要对着凋零的花瓣啼叫。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水乡风光的七绝。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全诗意境清旷淡雅,语言清新明丽,有画意,是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首联“百尺飞楼抗彩霞,荒村篱畔带渔家”,开篇即以百尺高楼与彩霞相映衬,将嘉会楼写得如画一般美丽。同时,诗人巧妙地将嘉会楼与“荒村篱畔”的景色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古朴的氛围。这种写法既展现了嘉会楼本身的雄伟壮丽,又通过周围环境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那份超然世外的宁静。
颔联“巡檐老鹤巢朱拱,泛浦春鸥点点碧沙”,进一步描绘了嘉会楼周围的自然景观。诗人通过对老鹤和春鸥的刻画,展现了它们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和美丽的身姿。这两句诗不仅富有生动的画面感,而且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成功地将嘉会楼的美景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
颈联“庐阜堂空山月静,楚台人去暮云斜”,则转而抒发诗人的情感。这里,“庐阜堂空”象征着一种空虚与寂寞,而“山月静”则传达出一种静谧与安详。同时,“楚台人去”则暗示着离别的痛苦和无奈。这些情感的表达虽然含蓄内敛,但仍然能够触动人心。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成功地将个人的哀愁与国家的命运相联系,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与责任感。
尾联“惟馀桃李攒芳径,啼鸟年年对落花”,则是对整个画面的升华与总结。这里的“桃李”象征着繁荣与生机,而“啼鸟”则代表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对于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轮回的深刻理解。同时,“年年对落花”也暗示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和世事的无常变化。这种表达方式既富有哲理性,又具有艺术性,使得整首诗更加引人深思。
整首诗以嘉会楼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的描绘,展现了一幅既有美感又有深度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成功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