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馆森森石径迤,一清清历可人思。
鸟吟爽籁修修竹,蝶趁芳丛短短篱。
杖屐屡疲堪命酒,溪山入赏尽宜诗。
惟怜韵事难描写,花有幽香月有蕤。
注释:
- 潘扶翼园馆:指潘府的园林。
- 和叶明府韵:与叶明府唱和。
- 一清清历可人思:形容池馆景色清澈,令人心旷神怡,如能让人思绪万千。
- 爽籁:清新悦耳的声音,这里指竹风声。修修:柔顺的样子。
- 蝶趁芳丛:蝴蝶随着芳香的花丛飞舞。
- 杖屐屡疲:拄着拐杖行走多次,形容行走疲劳。堪:能够。命酒:请客饮酒。
- 溪山入赏尽宜诗:欣赏山水风光,最适宜吟诗作赋。
- 惟怜韵事难描写:只可惜美好的意境难以用文字描绘。唯:只是,只愿。怜:爱怜。
- 花有幽香月有蕤:花儿散发着幽雅的香气,月亮也显得格外明亮。有:拥有。幽香:指花香。蕤:草木盛茂的样子,这里指明月。
赏析:
这首诗是潘扶翼为叶明府所作的和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潘扶翼园馆的自然景致,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联“池馆森森石径迤”,开篇便勾勒出一幅优美的园林画卷。诗人通过“森森”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池馆四周苍翠的树木,以及曲折蜿蜒、连绵不绝的石径,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幽深的氛围。接着,诗人用“一清清历可人思”点明了池馆的清幽美景能够引人深思,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静谧之地。
颔联“鸟吟爽籁修修竹,蝶趁芳丛短短篱”,进一步展现了园内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以“爽籁”形容竹风声的清脆悦耳,使读者仿佛能听到那悠扬的竹叶摇曳之声;而“修修”则赋予了竹子一种柔顺而灵动的形态,似乎在微风中轻轻摆动,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而“蝶趁芳丛短短篱”,则是诗人捕捉到了蝴蝶翩翩飞舞于花间的情景,那短短的篱笆如同一道屏障,将蝴蝶与外界隔开,使得它们更加自由自在地穿梭于花丛之中,形成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
颈联“杖屐屡疲堪命酒,溪山入赏尽宜诗”,则转入了对园中游赏体验的描述。诗人通过“杖屐屡疲”表达了自己虽然行走疲惫,但仍然兴致勃勃地来到园中欣赏美景的心情;而“溪山入赏尽宜诗”则表明在这样的环境下吟诗作赋最为适宜,诗人似乎已经找到了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仿佛被山水所吸引,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去。
尾联“惟怜韵事难描写,花有幽香月有蕤”,则转向了对美好意境的感慨。诗人以“惟怜”表达了对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美好事物的深深怜惜之情;而“花有幽香月有蕤”则是诗人对花之幽香和月之美态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这种美好境界难以用言语完全描绘出来。诗人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描绘,传达了自己对大自然和艺术创作之间深刻联系的思考。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美感的作品,诗人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邃的感悟,成功地将自然景观和内心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生动而富有诗意的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