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从华省侍簪裾,人羡仙郎玉不如。
养就苞毛云擅采,飘来桂影月同疏。
花朝染翰摛春藻,夜阁燃藜读异书。
闻道趋庭饶逸思,每携闲韵过精庐。
注释:
答赠何凝生
几次跟随朝廷在华美的宫殿中侍从,人们羡慕你像仙人那样高贵。养就了雄健的翅膀和毛羽,能够自由地采撷云朵上的花露;飘来桂花的香气,月光也为之疏淡。
花朝日,你挥洒着春日的翰墨;夜幕降临时,你在灯下燃藜读异书。听说你向庭父学习,有着丰富的知识,每携带闲暇的诗韵走过精庐。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前四句描绘了诗人与何凝生交往的密切,以及他的才学。后四句描述了何凝生的生活情趣,表达了对何凝生的赞赏之情。全诗语言简洁明快,富有生活情趣。
第一句“几从华省侍簪裾”,描绘了诗人与何凝生交往的密切。这里,”华省”指宫廷或官场,”簪裾”则是指文士的装束。这一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何凝生地位的认可和欣赏。
第二句“人羡仙郎玉不如”,进一步赞美了何凝生。这里的”仙郎”是对何凝生的尊称,表示他如同神仙一般的存在。”玉”是形容人的品性高洁,”不如”则是说何凝生的品质胜过玉。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何凝生品德的敬佩。
第三句“养就苞毛云擅采”,描绘了何凝生的自由生活。”苞毛”是指鸟儿飞翔时的羽毛,”云擅采”则是指鸟儿能够自由地采食云中的花露。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何凝生的羡慕之情。
第四句“飘来桂影月同疏”,则描绘了诗人对何凝生生活的向往。这里的”桂影”指的是桂花的影子,”月同疏”则是指月光也为之疏淡。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何凝生生活状态的赞美。
第五句“花朝染翰摛春藻”,描绘了诗人对何凝生才华的赞赏。这里的”花朝”是指春天的日子,”翰”是指书信,”摛春藻”则是指书写出春天的美景。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何凝生才华的赞赏。
第六句“夜阁燃藜读异书”,描绘了诗人对何凝生学习的勤奋。这里的”夜阁”是指夜晚的读书场所,”燃藜”则是指点燃草本植物作为照明,”读异书”则是指研读不同的书籍。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何凝生学习的赞赏。
第七句“闻道趋庭饶逸思,每携闲韵过精庐”,则是对何凝生的人品进行赞扬。这里的”趋庭”是指尊敬长辈的行为,”闲韵”则是指悠闲的诗句,”精庐”则是指精美的书房。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何凝生的人品的赞赏。整首诗以赞美的语气,展现了诗人对何凝生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