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闲原日未曛,松房宴坐不逢君。
半庭草色浮书带,满镜池光染墨云。
山鸟时能呼佛现,荷花也解沐禅芬。
清泉酌罢休言去,且为檀那草愿文。
【译文】
踏遍闲原日未曛,松房宴坐不相逢。半庭草色浮书带,满镜池光染墨云。山鸟时能呼佛现,荷花也解沐禅芬。清泉酌罢休言去,且为檀那草愿文。
注释:
粟泉:泉水名,位于今山西稷山县西南的西社村西。李影九:即李商隐,字义山。
疏:书信。
“踏遍闲原”二句:意思是说,诗人在粟泉游览了一整天,但仍然没有见到李商隐,只好回到松房中休息。
“半庭”三句:意思是说,在庭院里可以看到半庭的草色浮动着书卷的影子,满镜的池水反射出浓墨般的云彩。
“山鸟”二句:意思是说,山中的鸟儿时常可以听到佛的呼唤,荷花也能沐浴在禅的香气之中。
“清泉”二句:意思是说,在喝了清泉水之后,就不要再说什么要走了,暂且为檀越写一篇心愿之文吧。
赏析:
《过粟泉访李影九不遇》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全诗描绘了诗人在粟泉寻友不见,只好返回,并写下心愿之文的情景。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首联“踏遍闲原日未曛,松房宴坐不逢君”,描写了诗人在粟泉游览了一整天,但仍然没有见到李商隐,只好回到松房中休息的情景。这里的“闲原”,指的是诗人在粟泉周围游玩过的原野;“松房宴坐”则是指诗人在松树之下的房舍中休息。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诗人在粟泉的游览过程,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颔联“半庭草色浮书带,满镜池光染墨云”,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看到的景象。这里的“半庭草色”指的是庭院中的草地,“浮书带”则是指草地上飘动的书卷的影子;“满镜池光”则是指镜子中的池塘反射出的光线。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这些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感受力。
颈联“山鸟时能呼佛现,荷花也解沐禅芬”,则是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自然景色中的感受。这里的“山鸟”指的是山中的鸟儿,它们时常可以听到佛的呼唤;“荷花”则是指池塘边的荷花,它们也能够沐浴在禅的香气之中。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这些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尾联“清泉酌罢休言去,且为檀那草愿文”,则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这里的“清泉”指的是泉水,“酌罢”则是指喝完了;“檀那”则是指施主,“草愿文”则是指写一篇心愿之文。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这些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
《过粟泉访李影九不遇》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