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在林芳雨霭间,聊将澹酌消春闲。
盘空衲子挦蔬去,灶湿山童乞火还。
角韵何人诗骨隽,飞筹偏我酒肠悭。
茸茸细草沾游屐,踏破苍苔几径斑。
我们来分析这首《次和尹世立过访》的诗句。
- 春在林芳雨霭间:
- 春:指春天,自然界的季节之一,代表生机与活力。
- 林芳雨霭间:描述了春天景色中的树木、花草和雨水交织的景象。这里的“林芳”指的是树木繁茂、花香四溢的地方,而“雨霭”则是指云雾缭绕、细雨蒙蒙的景致,两者结合,构成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宁静的自然画面。
- 聊将澹酌消春闲:
- 聊:稍微、姑且。
- 澹酌:形容饮酒时心情平和、不激烈(或用来形容酒量小)。
- 消:消磨,这里指让春天的时光变得不那么急促和忙碌。
- 春闲:春天的闲暇时光,即春季里人们可以放松身心、享受自然美景的时光。
- 盘空衲子挦蔬去,灶湿山童乞火还:
- 盘空:形容天空广阔无垠,也指僧人修行时的清心寡欲状态。
- 挦蔬:一种传统的蔬菜加工方法,通过梳理去掉蔬菜的粗纤维。
- 灶湿山童:指的是生活在山区的孩子,他们通常在做饭时会因为水汽而感觉身体湿润。
- 乞火:寻求火种的意思,这里可能是指孩子为了取暖而在户外寻找火种。
- 角韵何人诗骨隽,飞筹偏我酒肠悭:
- 角韵:古代诗文中的一种修辞手法,即用声音的高低起伏来模拟诗词中的节奏韵律。
- 诗骨隽:形容诗歌中蕴含着深厚的思想和情感,如同骨骼一样坚韧有力。
- 飞筹:比喻敏捷的思维和决策能力。
- 酒肠悭:形容酒量很小,难以多喝或者豪饮。
- 茸茸细草沾游屐,踏破苍苔几径斑:
- 茸茸:形容草很柔软、密集的样子。
- 游屐:指外出游玩时穿的鞋子,泛指旅途中的行装。
- 踏破苍苔几径斑:形容行走时踩过了许多青苔覆盖的小路,使得小路显得斑驳陆离。这句诗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在的旅行场景,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接下来进行译文的翻译:
春色满林芳,细雨轻洒间。
静斟淡酒消闲愁,春风拂面凉如水。
高僧禅心随云散,炊烟袅袅唤山童。
诗中韵味深如骨,酒量微薄情更浓。
漫步绿茵寻足迹,几曲小径显斑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天的林间景色、雨雾中的世界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中还巧妙地融入了禅宗的元素,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具有浓郁生活气息和深刻哲理内涵的田园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