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柳为衙草结庵,门开荒径亦三三。
诗催击钵飞毫和,辩送悬河捉麈谈。
儗介名山凭两屐,从酣巧鸟唤双柑。
风流转觉随波去,韵事于今遍海南。

诗句解释:

  1. 哭潘孟与:这是一句悼念潘某的诗,表达了作者因潘某去世而感到悲伤的情感。
  2. 疏柳为衙草结庵,门开荒径亦三三: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疏朗的柳树被用作衙门中的植物,形成了一个简陋的小庵;而门前的荒径也恰好是三三两两排列。
  3. 诗催击钵飞毫和,辩送悬河捉麈谈:描述了诗人在写作过程中,诗歌如鼓声一样催促他挥笔,挥毫如飞,而辩论则如同悬河之水滔滔不绝,讨论的话题深入且广泛。
  4. 儗介名山凭两屐,从酣巧鸟唤双柑: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名山的向往之情,希望能够像古代的隐士一样隐居山林。同时,他也提到了自己喜欢品尝美味水果,尤其是柑橘(可能因为柑橘在中国文化中常常与智慧和才情联系在一起)。
  5. 风流转觉随波去,韵事于今遍海南:最后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感,仿佛随着风的流动,一切事物都似乎随着波涛而去。而这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至今仍在海南岛上流传开来。

译文:
我哀悼潘某的去世,他就像那疏朗的柳树,被用作衙门中的植物,形成了一个简单的小庵。门前的荒径也被种满了柳树,每条路都是三三两两地排列着。
我的诗歌如同鼓声一样催促着我挥笔,而我的文章如同流水一般滔滔不绝。我在讨论时总是充满激情,就如同悬河之水不断流淌,谈论的话题既深入又广泛。
我曾经渴望过隐居的生活,像古人那样远离尘嚣,去过名山大川。我也喜欢吃美味的水果,特别是柑橘,因为它们象征着智慧和才情。
这些美好的回忆和经历都在海南岛上流传,成为了人们心中永恒的美好记忆。

赏析:
这首诗以哀挽潘某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深切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疏柳”代表友人,“荒径”象征离别之地,“门开”、“三三两两”则传达出一种静谧、寂寞的感觉。此外,诗人还通过“诗催击钵飞毫和”、“辩送悬河捉麈谈”等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他的才华与激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