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水遥连汉水长,美人为政有辉光。
悬知潘县桃初熟,无限春晖照北堂。
注释:湘江水流远接汉江水,美人执政有辉煌。
想必潘县的桃子已经成熟,无尽的春光照耀着北堂。
赏析:此诗为寄怀刘宾墀明府之作,首联写景,颔联写人,颈联写物,尾联寄情。诗人对刘宾墀的才德和政绩表示赞扬,并希望他能够继续为国家做出贡献。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期待与友人重逢,共叙友情。
湘水遥连汉水长,美人为政有辉光。
悬知潘县桃初熟,无限春晖照北堂。
注释:湘江水流远接汉江水,美人执政有辉煌。
想必潘县的桃子已经成熟,无尽的春光照耀着北堂。
赏析:此诗为寄怀刘宾墀明府之作,首联写景,颔联写人,颈联写物,尾联寄情。诗人对刘宾墀的才德和政绩表示赞扬,并希望他能够继续为国家做出贡献。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期待与友人重逢,共叙友情。
望临江台寄陈瑜仲陈熙父 孤台:指临江台上,位于临江县城南。 临断岸:靠近断崖,地势险峻。 擘石沈危浪:用手挖掘岩石,让巨石坠入深水中,形容江水汹涌。 盘空缀古藤:盘绕在空中的藤蔓,长满了古老的树木。 山童横牧笛:山童(指山里的童子)横着吹着牧笛。 溪妇晒鱼罾:溪边的妇女在晒鱼网。 溟涨:大海。 垂纶愧未能:垂钓时感到惭愧,因为自己的能力有限。 译文: 孤独的临江台矗立在断崖之上
【注释】 吴:指三国时的东吴。别驾:官名,为州郡长官的副职。 含砂终误毒:含沙射影,暗伤人。终误毒,最终反而被害。 抱玉岂鸣冤:抱着美玉,怎能发出怨声呢? 一死酬臣节:为了报答君主的恩情而不惜一死。 千秋作礼魂:千秋万代成为人们敬仰的对象。 棘林新鬼哭:新近死去的人在棘林中哭泣。 白日帝城昏:白天的皇宫里一片昏暗。 不是能尸谏:不是能够用尸体来劝告皇帝。 何由感至尊:怎么能使圣上感动呢?
赠施纯卿 四十犹未遇,生涯殊可悲。 世情看俯仰,吾道属支离。 挟有干时略,贫无买酒赀。 颓然堪一笑,何物是男儿。 注释: - 四十犹未遇:年纪四十还没有遇到知音或赏识的人。 - 生涯殊可悲:人生道路真是可悲。 - 世情看俯仰:世间的人情冷暖无常,看人的眼光也是起伏不定。 - 吾道属支离:我追求的理想和信念已经支离破碎。 - 挟有干时略:手里握着一些权谋手段,希望借此获得成功。 - 贫无买酒赀
这首诗是李白在游历巴蜀时所作。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度清溪 攒峰如列戟,古木郁凄迷。 尽日闻猿啸,长风送马蹄。 人烟茆屋午,官路板桥西。 异境何曾到,磨厓觅古题。 译文: 穿过清澈的小溪,山峰如剑般排列。古老的树木郁郁葱葱。 整天都能听到猿猴的叫声,长风送来马蹄声。 中午时分,茅屋和板桥上人烟稀少,官府的路上。
这首诗是诗人寄给罗华麓丈人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丈人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养寂衡门下,居然丘壑尊。 释义:在衡门之下,我养性静寂,居然能够像山丘和山谷一样崇高。这里的"养寂"是指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清净,"居然"表示出乎意料地、非常的样子。 2. 木奴千树橘,石室一家言。 释义:种植了上千棵的柚子树,石室里面一家人在一起谈论。这里的"木奴"是指柚子树
【注释】 1.京国:京城,这里指代诗人的家乡。 2.悠悠:漫长、长久的样子。 3.鸡声破晓雾:清晨鸡鸣之声打破了早晨的薄雾。 4.马首:马的头部,这里借代马。 5.残星:夜幕刚刚退尽的星光。 6.古戍:古老的边塞要塞。 7.寒草:冷寂荒凉的草地。 8.官桥间短亭:官道旁的一座小亭子。 9.堤畔柳:河堤边上的柳树。 10.憔悴不成青:形容柳树因缺水而变得干枯、凋谢。 【赏析】
【注释】 浈阳道:即韶州,今广东韶关。 危峰半入云:山势高峻,部分山峰已隐入云雾之中。 雨色霭氤氲:雨雾弥漫,如烟似霞的氤氲。 向晚:傍晚时分。 豺虎群:比喻凶残的盗贼或强盗。 路回青嶂断:道路迂回曲折于青山之间。 蒙涂兼历险:形容旅途中艰难困苦,历经艰险。 于役:指从军出征。 何云:何用问,何必问呢?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经过浈阳道时所见到的景象和所感受到的心情
【注释】 东游:向东去游历。 芙蓉:荷花的别名。剑:剑气、剑光,这里指剑气。 秋风:秋天的风。 芦叶舟:用芦苇编织的船。 寒虫:秋虫。 清尊:酒器。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秋夜访友时所写。诗的前四句为第一层,写友人不在,诗人独饮;后四句为第二层,由独饮而及与友人的友情,最后以“清尊好共留”作结。全诗意境清新,情致婉转,语言自然流畅,不事雕饰
【诗句释义】 1. 一灯传影后,兹水共留名。 2. 浩淼来何处,沿洄绕化城。 3. 宁因浴佛洁,始辨入山清。 4. 自笑迷津子,褰裳此夜行。 【译文】 1. 一盏灯笼映出影子后,这条清澈的河水也留下了名字。 2. 浩渺的水从哪里而来?沿着河流盘旋,环绕着化城。 3. 难道是因为沐浴佛祖,才能洗涤心灵,辨别是非? 4. 自嘲地笑了笑,像是迷失在河边的小路上,于是撩起衣襟,在这寂静的夜晚行走。
【注释】 1.北地:这里指北方地区。殊风候:不同的气候和气象。 2.岁欲残:时值年末将尽。 3.辟尘缯(zhěng):用丝帛做面罩,以蔽尘。 4.冲雪革为冠:用兽皮制成的帽子,以防受寒。 5.苦水酴(tú)酥酒:用苦水酿造的甜酒,即苦醨酒。 6.腥羹苜蓿盘:用牛羊肉做的腥膻之味的菜肴在盘子里。 7.罄囊(qìn náng)持一饭:空着口袋拿着一顿饭。罄囊,空着口袋。 8.未结主人欢
注释: - 清明山行 高谷深陵几度更,青山一片石崚嶒。 蒙蒙草露沾衣湿,暝日风林吹鬼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清明节时独自登山的情景。首句“高谷深陵几度更,青山一片石崚嶒。”表现了山路的陡峭和山林的苍茫,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颔联“蒙蒙草露沾衣湿,暝日风林吹鬼灯”则是描绘了山上夜晚的景象。蒙蒙细雨打湿了衣服,山风吹来,仿佛能听到鬼火闪烁的声音,给人一种神秘而又恐怖的感觉
【注释】 1. 西岭松楸东岭坟:西岭有松树,东岭有坟墓。指山中景色。2. 丰碑华屋渐成尘:丰碑、华屋,这里代指显赫一时的人物和富贵荣华的生活。3. 惟有青山闲是主:只有青山才是主人。4. 年年插柳度游人:每年春天,人们都会来此踏青。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之一。诗中的“青山”指的是庐山。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诗歌的“关键词”。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进行分析。本首诗描写清明时节山行所见所感,抒发自己对生死无常的感慨和哀伤,表达了诗人在清明节期间的所见所闻和内心感受。 【答案】 (1)译文:平旷的原野上,一片淡淡的荒草;暮霭中,一条条小径显得十分幽暗。远远望去,荒塘边,景色凄清。青翠的树林中,仿佛传来了哭声,是穷鬼们在夜间哭叫,他们或从北或从南飞来
喜刘平子至 清溪溪畔旧溪堂,九曲溪流曲曲长。 水自潺湲花自笑,依稀前度识刘郎。 注释:清溪的溪边有一座旧时的溪堂,九曲的溪流曲折绵延。水面波纹缓缓流动,花朵也似乎在微笑。这里仿佛是以前认识的人刘郎再度来到此地。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刘平子到来的喜悦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这首诗的译文是:空荡荡的书房,碧绿的苔藓在门扉上生长着。重门深锁,只能听到读书声从里面传来。只有书中的声音,无法阻止我听下去,一直到凉月西沉,二更天过去时。 注释:斋:书房。刘郎:作者自谓。听:倾听、聆听。掩:遮蔽、覆盖。碧苔滋:指苔藓。窅(yǎo):深远、幽深。关不住:关不牢。残:将尽。凉月:月亮冷清清。二更:古代时间单位,一更子为两小时,一昼夜共十二个时辰,所以“二更”即深夜12点前后。赏析
【注释】 非向山头:不是在山头寻找老衲。老衲,指和尚。 定于花下醉红裙:一定在花下醉酒的美女面前。 池边日日摊书卷:常常在池边摆放书卷。 昨日今朝:昨天今天。 不对君:不与你说话。 【赏析】 “非向山头寻老衲,定于花下醉红裙”是说不是去山里找和尚,一定是在花丛中与美丽的姑娘饮酒作乐。这里的“老衲”指和尚,“红裙”指女子,用词典雅含蓄,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 “池边日日摊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