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净滑露珠匀,中见如来妙净身。
为问空明谁点缀,菩提无树镜无尘。
【注释】
匡云上人:禅宗名僧。制:建造。斑竹龛:用竹子做成的供佛之室,又称“法座”“佛床”。奉佛归庐山:把庐山当作佛地。偈:偈,即歌行,佛教中的赞颂文字。以送:赠送。这首诗是匡云上人给匡云上人的信。
【赏析】
匡云上人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好友,匡云上人曾为李白在匡山(今安徽黄山市)修建了一座草堂,李白称其为匡山草堂。匡云上人于开元十三年(725年)去世,时李白在长安,他写此诗送给匡云上人,以示悼念之情。
琉璃净滑露珠匀,中见如来妙净身。
为问空明谁点缀,菩提无树镜无尘。
首两句说,琉璃清净光滑,晶莹剔透;露珠圆润均匀,映照出佛陀那纯净无暇的身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琉璃和露珠都是晶莹透明的东西,它们都映照着佛陀的身形。
三、四句是说,谁能为虚空中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进行点缀?菩提树没有树木,就像镜面一样没有尘埃!
这是一首送别诗,通过写匡云上人修行禅道,与世无争,最后回到庐山,表达了对匡云上人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