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林半委蕤,芳郊澹野色。
出郭面寒山,泉流暗通洫。
小桥石径转,岗势周纡直。
萝深樵术微,石埼云磴仄。
遥涧绝超距,崇巘顿跻陟。
宛见长空外,冥蒙辨水域。
同游兴飞翻,余憩禅房息。
午钟清梦残,香厨荐斋食。
欣然聊一饱,缓步云崖侧。
山花偏殢人,山鸟如旧识。
洞閜阴飔生,峰亏阳景匿。
蝉鸣谷籁幽,鲂跃潭光湜。
浮觞泛瀑渟,纪韵刊苔蚀。
清晖憺可娱,宴坐移景刻。
前山夕霭敛,仿佛故蹊惑。
逢僧乞食归,导我过桥北。

秋日同万益之刘平子梁伯静李世桢张嘉修舍弟文度登圭峰得北字

阳林半委蕤,芳郊澹野色。

出郭面寒山,泉流暗通洫。

小桥石径转,岗势周纡直。

萝深樵术微,石埼云磴仄。

遥涧绝超距,崇巘顿跻陟。

宛见长空外,冥蒙辨水域。

同游兴飞翻,余憩禅房息。

午钟清梦残,香厨荐斋食。

欣然聊一饱,缓步云崖侧。

山花偏殢人,山鸟如旧识。

洞閜阴飔生,峰亏阳景匿。

蝉鸣谷籁幽,鲂跃潭光湜。

浮觞泛瀑渟,纪韵刊苔蚀。

清晖憺可娱,宴坐移景刻。

前山夕霭敛,仿佛故蹊惑。

逢僧乞食归,导我过桥北。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杨载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写登山游览之乐,首联写登高所见;颔联写山路曲折;颈联写山间景色;尾联写山中情趣。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

注释:
阳林半委蕤(yī):太阳照耀下的树林半遮半掩。委蕤(rí),草木茂盛的样子。
芳郊:指郊外。
出郭:走出城郭。
石径:用石头砌成的小路。
嶂(zhàng):山峰。
萝(luō)深:藤萝浓密。
樵(qiáo)术:打柴。
巉(chán)岩:陡峭的山峰。
闑(bì):树梢。
隥(xié):水边。
濑(lài):水流湍急的地方。
湛(zhān):水深且清。
暝(míng):天黑。
宿(sù):留宿,住宿。
飡(tún):吃饭。
怡然:愉快的样子。
憇(qiú):停宿。
闑(biāo):树木丛生的山坞。
窈窕(yǎotiǎo):深远貌。
翳(yì):遮蔽。
杳(yǎo):深远貌。
徙倚:形容徘徊不进。
扪(mén):摸。
攀援:用手或枝条攀登上去。
憩(qì):休息。
餐霞:餐食彩霞。
悠然:安闲自得的样子。
憹(huǎn):烦闷不安的样子。
睠(zhuǐ):注视。
眺(tiào):远望。
遐(xiá):遥远、长远。
暝色:傍晚时天色渐暗。
暝烟:黄昏时的烟雾。
霭(ǎi):雾气。
霭霭:形容云雾弥漫的样子。
暝霭:傍晚时分的云气或烟雾。
暝色:傍晚时天色渐暗,天色昏暗不明的景象。
暝霭:傍晚时云雾弥漫,天色昏暗不明的景象。
暝:黄昏时。
霭(ǎi):弥漫在空气中的水汽。

赏析:
此诗为登圭峰作。“同游”二句点题。首联先点明“秋”字,然后写登上山顶后所见的景色:“阳林半委蕤”,阳光照耀在树林上,一半被遮住了;“芳郊澹野色”,郊野一片荒凉之色。“出郭”三句,由近及远写登高后的所见所感:“出郭面寒山”,走出城郭之后面对的是苍凉的高山;“泉流暗通洫”,山下的小溪暗地里流到田间去;“小桥石径转”,石桥和小路弯弯曲曲,通向远方。颈联写登山途中所见的山间景色:“萝深樵术微,石埼云磴仄”。“萝深”两句写爬山路上藤萝丛生,路旁树木茂密,难以行走;“石埼”两句写山间陡壁险峻,石阶曲折盘旋。“遥涧”四句,写到达山顶后见到的远景和感受到的清新空气:“遥涧绝超距,崇巘顿跻陟。”“遥涧”三句写远山之上的涧水奔流而去;“崇巘”两句写高峰上的山势险峻。“宛见”两句,写从高处看到的远处景色:“宛见长空外,冥蒙辨水域。”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登临高处所看到的景象:视野开阔,远处的天际和水面分明可见。“同游”五句写诗人与朋友们一起游玩的情景:“同游兴飞翻,余憩禅房息。”他们兴致勃发,欢腾跳跃,一起游玩;我则在寺庙里歇息下来,暂时放松一下身心。“午钟”四句写诗人在寺庙中休息时听到的钟声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午钟清梦残,香厨荐斋食。”寺庙中午时分敲钟报时,这时梦中的钟声似乎还萦绕在耳边;僧人端来了斋饭,让我品尝了斋食的味道。“欣然”三句写诗人在寺庙中休息时的感受:“欣然聊一饱,缓步云崖侧。”我在这里悠闲地吃了一顿斋饭,然后慢慢走下悬崖,欣赏风景。“山花”三句写诗人观赏山中景物的情景:“山花偏殢人,山鸟如旧识。”这里的花儿特别迷人,让人流连忘返;山上的鸟儿也熟悉这里的人们,好像老朋友一样打招呼。“洞閜阴飔生,峰亏阳景匿”写山中洞穴里的阴风阵阵,山峰上阳光被遮挡住了;“蝉鸣谷籁幽,鲂跃潭光湜”写山中山谷间的蝉鸣声悠扬入耳,鱼在清澈碧绿的潭水中欢跃跳跃。“浮觞”两句写诗人在瀑布中泛舟饮酒赏景的情景:“浮觞泛瀑渟,纪韵刊苔蚀”。我在瀑布中泛舟喝酒,一边吟咏诗词,一边记录下这些美好的景致。“清晖”四句写诗人欣赏美景后心情愉快的感觉:“清晖憺可娱”,“清晖”,即美丽的晚霞;“憺”,愉快的意思;“可娱”,值得玩味的意思。“宴坐”一句写诗人坐在岩石上欣赏美景的情景:“宴坐移景刻”,在这里静静地坐下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时间仿佛变得缓慢起来。“前山”四句写诗人下山后所看到的景象:“前山夕霭敛,仿佛故蹊惑。”下山后,夕阳渐渐西沉,山林中的薄雾散去了;“仿佛”二字写出了我似乎回到了以前曾经走过的山道上,心中感到迷惑不解;“逢僧”两句写我遇到一个僧人向他讨要食物并带我穿过桥去:“逢僧乞食归,导我过桥北。”这个僧人向我讨要食物后,把我领到了桥的北边;“逢”字写出了我对僧人的感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