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陀坛边悬表志,留下菩提真种子。
百七十年似弹指,袈裟罩却坟前垒。
谁将一滴遍河沙,二叶依然结五蕊。
至今人饮曹溪沚,尽是吾师功德水。
石龛閟骨一千祀,劫火烧空永不燬。
有口无言坐堆堆,落叶归恨水见底。
瓦澄如漆绛罗委,行人瞻拜泪弥弥。
【注释】
- 游月华寺:游览月华寺。
- 跋陀坛:指佛教禅宗祖师达摩的石像。
- 真种子:真正的佛法种子,即菩提种子。
- 百七十年:一百七十年。
- 袈裟:佛教徒穿的一种长袍。
- 曹溪:即今广东省曲江县的曹溪,相传是六祖惠能得法之地。
- 二叶依然结五蕊:佛家语,比喻众生虽经百劫轮回,但能成佛者只有两个。
- 石龛:佛像安放的石室。
- 一千祀:一千年的祭祀。
- 劫火烧空永不燬:佛教用语,意为佛法永存,不受劫难之火焚烧。
- 有口无言坐堆堆:指僧人面对佛像,默不作声。
- 瓦澄如漆绛罗委:瓦片光滑如漆,红色的罗帐散乱着。
- 行人瞻拜泪弥弥:指人们虔诚地瞻仰礼拜。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月华寺的景致和僧人的行为,表达了作者对佛法和修行的深深敬仰。诗中提到的跋陀坛、菩提真种子、袈裟、曹溪等地名都富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而“有口无言坐堆堆”则描绘了僧人静坐冥想的神态,以及他们面对佛像时的沉默与虔诚。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哲理思考。